于连边回答,边想出一些看法。他已经摆脱够多的羞怯,可以卖弄一下,当然不是卖弄机智,对不会使用巴黎人使用的语言的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而是卖弄他的新的看法,尽管他表达得还不够优雅而且又不够恰当。大家看出他精通拉丁文。
于连的对手是铭文科学院[7]院士,碰巧也懂拉丁文;他发现于连是一个很好的人文学者,不再害怕会使他受窘脸红,于是想方设法,真的要难倒他。在酣战中,于连终于忘掉饭厅里的豪华陈设,讲出了交谈者在任何书上都不曾看到过的、对那些拉丁诗人的看法。交谈者是一个正直人,他对年轻的秘书大加赞赏。幸好有人引起一场争论,争论的问题是贺拉斯是穷还是富;是一个和蔼可亲、爱好享乐、无忧无虑、像莫里哀和拉封丹的朋友夏佩尔[8]一样为了消遣而写诗的人,还是一个拜伦像勋爵的告发者骚塞[9]那样的追随宫廷,为了国王的生日写颂歌的穷桂冠诗人。大家谈到奥古斯都[10]统治下和乔治四世[11]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在这两个时代,贵族的权势都是极大的。但是在罗马,贵族眼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仅仅是一个普通骑士的麦赛纳[12]所夺走;而在英国,贵族迫使乔治四世处于跟威尼斯的一个大公差不多的地位上。这个争论一起,侯爵似乎摆脱了晚餐开始起烦闷把他投入的那种麻木状态。
于连一点也不了解所有那些现代人的名字,像骚塞、拜伦勋爵、乔治四世,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起呢。但是一旦涉及到在罗马发生的,而且可以从贺拉斯、马夏尔[13]、塔西陀等人的作品中了解的事件,没有一个人不看到总是他无容争辩地占上风。于连毫不客气地把他在跟贝藏松主教的那场出名的讨论中,从这位高级神职人员那儿学来的不少看法都据为己有。这些看法决不是最不受欢迎的。
对侯爵夫人来说,凡是能使她丈夫高兴的,她都必定加以赞赏,等到大家谈论诗人谈论厌了以后,她赏脸望了望于连。“在这个年轻神父的笨拙态度下,也许掩盖着一个有学问的人,”坐在侯爵夫人旁边的院士对她说;于连也隐约听到了。这种俗套子话很投合女主人的趣味。她接受了有关于连的这一句俗套子话,庆幸自己把院士请来吃晚饭。“他给德·拉莫尔先生解了闷,”她想。
[1]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等。
[2]巴比伦,古代两河流域最大城市,曾为巴比伦王国的首都,西部亚洲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新巴比伦指的是巴黎。
[3]在于连的姓与名之间加一“德”字(法语是de)表示他的身份成了贵族。
[4]拉雪兹神父公墓,巴黎的主要公墓之一。
[5]奈依元帅(1769—1815),法国元帅,被拿破仑封为莫斯科瓦亲王,是拿破仑的最著名的亲信。百日王朝时协助拿破仑作战。波旁王朝复辟后被判处死刑。
[6]cela在法语中意思是“这,这事”。把一个l写成两个l,司汤达本人18岁初次来到巴黎在其表兄达律的办公室里任秘书,就曾犯过这个错误。
[7]铭文科学院,全名为铭文与美文学科学院,是法兰西研究院下属的五个科学院之一,1663年创立,院士40人,从事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
[8]夏佩尔(1626—1686),法国诗人,曾与人合写《普罗旺斯和朗格多克游记》。
[9]骚塞(1774—184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81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主要作品有《克哈马的诅咒》等,内容多美化封建制度。
[10]奥古斯都(公元前63—公元14),罗马帝国皇帝。
[11]乔治四世(1762—1830),英国国王。
[12]麦赛纳(公元前69—前8),古罗马骑士,受奥古斯都宠信,奖励文学和艺术;维吉尔、贺拉斯都受到他的保护。
[13]马夏尔(约40—约104),古罗马诗人。他的《短诗集》对了解古罗马风俗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