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后记

这本书是我十九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后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楚辞研究者征引或讨论它。这些关注证明并延长了本书的学术生命,我对此表示感激。


这本书的书名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强调某个宏大的文化背景,意在和传统的文献研究划清界限。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后悔起了这个书名,因为这本书主要还是讨论楚辞文体的:它是如何生成的?它何以具有如此的形态?它的抒情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我认为,在一个还谈不上“文学影响”的年代,楚辞文本是从仪式这个大树上滋生出来的枝叶和花朵。因此,一切都要回到仪式,文本的形式、功能主要取决于仪式的形式、功能。当然,那时我对这一观点还缺少理论的自觉。


我自毕业以后,学术兴趣一直在先秦文献的整体研究上,尤其关注先秦散文文献的生成、文体形态和编纂,认为每一种文献都依赖某个特殊的职事,而这职事往往与仪式有关,文献的文体特征、文化功能也取决于职事的行为特征、文化功能,文献文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独特的话语权力,它使得文体在脱离具体的职事和行为之后,仍然具有文化构建的作用。这就是我所谓的“职事-话语-文体”的研究模式,现在想来,它其实和我早年的楚辞研究有着很深的联系。


本次再版此书,我并没有做任何改动,一方面确实是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对这本书保持着自信。也许是敝帚自珍吧,我认为它的学术价值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当然,十九年前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在新的学术环境中,一定有修改、补充、完善的空间,但就我自己而言,很难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了,小修小补意义有限,就不如不改了。当然,编辑先生的宽容,也纵容了我的惰性。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聂石樵先生,不光是这本博士论文,我的所有学术成绩,都应该归功聂先生对我的精心培养。但我从未邀请过聂先生为我的书写过序,我自己也没有写后记的习惯,因此,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在我的书中表达我对业师的感激之情。本书的再版,能使我有机会利用后记补上这个缺憾,这令人高兴。


201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