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节 横渠之学与佛学


其次,张载继承孟子“居移气,养移体”的思想,认为“变化气质”的主要方法,是要善于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的特点是“严正刚大”,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是要靠学,靠加强道德修养培植起来,靠“集义所生”:“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经学理窟·学大原上》)


那么何谓“集义”?所谓“义”,张载曰:“义者,克己也。”(同上)


把“义”释为“克己”,这是张载的独特见解。也就是人们必须以义理战退私己,做到无我无私,“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正蒙·神化》)。


此外,张载还把“集义”解释为“积善”。他说:集义,“犹言积善也”(《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这是要人们“居仁由义”,使动作皆中礼,处处与人为善。达到这种境界,便能“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最后,张载的“养心集义”说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寡欲论。他认为,由于“气质之性”,人人都有利欲之心。如果人们不能尽量地自我克制,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欲望,人固有的本然善性就会丧失殆尽。因此,“学者要寡欲”。从思想内容看,这显然是继承自孟子的寡欲说。


从以上张载关于“变化气质”、“养心集义”的论述看,张载的修养理论确实来自儒家,特别是来自孟子的“存心养性”学说;但是,张载的伦理学说并没有就此止步,而当他再往前走的时候,就进入另一境地了。如果说孟子的存心养性最后是要达到“知天”、“事天”,那么,张载伦理学说的最后目标,或者说最后境界,并不是“知天”、“事天”,而是“反性”,返归本来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天地之性”。这就不是传统儒学的思想了,而与佛教佛性理论所说的存在于一切众生心中的“佛性”、“人性”、“心性”更接近,且其所谓“反性”在方法上也与佛教的“体性”、“反观心性”相同。如果说张载强调“学”与慧能南宗一味强调“顿悟”不尽相同,那么,与神秀一系主张通过“拂尘看净”诸多修行之后才洞见佛性,所走的则是同一条路。张载所说的“集义”、“壹志”,与禅学北宗之强调摄心入定也多有相近、相通之处。


三、“民胞物与”与“万法唯心”


张载伦理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乾坤父母”、“民胞物与”说。


所谓“乾坤父母”、“民胞物与”,张载说: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正蒙·乾称》)


对于张载的这一学说,宋儒众口一词,均表称赞。历代注家纷纭,且诠释各异,其中注得最为精当、确切的,当推南宋的朱熹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朱子云:


《西铭》大要,在“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两句。塞是说气……自一家言之,父母是一家之父母;自天下言之,天地是天下之父母。通是一气,初无间隔。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虽皆天地所生,而人独得天地之正气,故人为最灵。故民同胞,物则亦我之侪辈。(《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大意是说,天地万物,均是一气之流行,那气所聚散之太虚,则是万物与人类之本体。既然天地万物都是一气之聚散流行,而人又都共禀此气,那么四海之内,自然都是同胞兄弟,天下万物,也都是同一族类。因此,人们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要爱一切物。


再看王夫之的注解。在《张子正蒙注》卷九中,王夫之说:


乾称父,坤称母。……从其大者而言之,则乾坤为父母,人物之胥生,生于天地之德也固然矣;从其切者而言之,则别无所谓乾,父即生我之乾,别无所谓坤,母即成我之坤。惟生我者其德统天以流形,故称之曰父;惟成我者其德顺天而厚载,故称之曰母。故《书》曰:“唯天地万物父母”,统万物而言之也。……尽敬以事父,则可以事天者在是;尽爱以事母,则可以事地者在是;守身以事亲,则所以存心养性而事天者在是;推仁孝而有兄弟之恩,夫妇之义,君臣之道,朋友之交,则所以体天地而仁民爱物者在是。人之与天,理气一也;而继之以善,成之以性者,父母之生我,使我有形色以具天性者也。理在气之中,而气为父母之所自分,则即父母而溯之,其德通于天地也,无有间矣。若舍父母而亲天地,虽极其心以扩大而企及之,而非有恻怛不容已之心动于所不可昧。是故于父而知乾元之大也,于母而知坤元之至也。……又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谁继天而善吾生?谁成我而使有性?则父母之谓矣。继之成之,即一阴一阳之道,则父母之外,天地之高明博厚,非可躐等而与之亲,而父之为乾,母之为坤,不能离此以求天地之德,亦昭然矣。


王夫之的注解讲得更详尽、更深入了,特别是他运用“万物一体”和“继善成性”的思想以说明人伦道德,把乾坤与父母联系起来,指出父母继天地而善吾生,成我性,因此,尽敬以事父,则可以事天,尽爱以事母,则可以事地。这一“事亲则事天”应该说既符合张载“乾坤父母”说的本意,又做了比较深入的发挥。前儒徐子融也曾说过:张子《西铭》之意,尽于“事亲则事天”一句。


与“乾坤父母”说主要讲“事亲则事天”的孝道不尽相同,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则侧重于讲仁民爱物,爱必兼爱。按照张载的元气本体论,天地万物同是一气之聚散流行,而人又共禀此气,因而,四海之内均是同胞兄弟,天下万物都是同一族类。因此,人们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应该爱一切物。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顺便语及,即张载的“民胞物与”说与墨子“兼爱”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模式的区别问题。


包括宋儒在内,曾经有人认为张载的“民胞物与”说与墨子的“兼爱”说没有什么区别,如杨时就持这种观点。但此说后来遭到程朱的驳斥。程颐曾针对杨时论《西铭》一文,寄书予以批驳,曰:


《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同功,岂墨子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子比而同功,过矣。(《答杨时论〈西铭〉书》)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墨子之兼爱,失事亲之敬,流于无父之弊,张子的《西铭》,倡理一而分殊,明事敬之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程颐此一思想很受朱熹的赞扬。朱熹在《〈西铭〉论》中对《西铭》理一分殊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


《西铭》之作……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盖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脉之属,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异等,而不牿于为我之私。此《西铭》之大指也。朱熹此说紧紧抓住“理一分殊”,揭示了张载“乾坤父母”、“民胞物与”说的思想特点及其同墨子“兼爱”说的区别。在朱熹看来,墨子的“兼爱”是有“一”而无“殊”,如此必然导致“无父”、“贼义”;而张子《西铭》所提倡的,则是“一统而万殊”、“万殊而一贯”,这就可以既不流于兼爱之弊,又不牿于为我之私。


如果说张载“乾坤父母”、“民胞物与”说之“大指”确实如程朱所说的,在于“理一而分殊”,那么,此“理一分殊”思想本身就是深受佛教学说影响的产物,特别是深受华严宗“海印三昧”、“月印万川”思想的影响。如果从思维模式上说,“理一分殊”的基点在“理一”,或曰“体一”。通观张子之《西铭》,其整个学说是建立在“一体”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即“万物一体”、“人类一体”。此种“一体”思想之受佛教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大乘佛教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一切诸法,包括众生与佛都是“实相”的体现。中国佛教讲“心性”,诸法是“心”的体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本心本体本来是佛”,此“心性”也是一种本体。因此,不管是天台宗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华严宗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还是禅宗说“本心本体本来是佛”,就思维方法说,都是一个意思,一切诸法包括众生、诸佛都是本体的体现,因此“诸法都是实相”,“众生咸是佛子”。张载的“乾坤父母”、“民胞物与”说,在具体说法上虽然与佛教有异,但思想路数则与佛教毫无二致。当然,二者的思想旨趣是不同的,如果说佛教的“众生咸是佛子”说是为了说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那么张载的“乾坤父母”、“民胞物与”说的理论落点则在于孝亲事天、仁民爱物。一个是出世的,一个是入世的;一个是宗教的,一个是伦理的。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张载的人性学说完全是一种把儒家伦理学说同佛教的佛性理论融合在一起的、亦佛亦儒的伦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