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禅宗的人间化

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始自“六祖革命”。《坛经》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提倡“即世间求解脱”。此“即世间求解脱”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传统佛教开始走向“人间佛教”。


在《坛经》中,慧能对于把佛教从出世推向世间有许多论述,例如他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种作风与五祖以前各位禅师注重遁世潜修已迥异其趣。对于慧能禅法的这一转变,有“一宿觉”之称的玄觉看得真切,他在《永嘉证道歌》中唱道: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此谓慧能之后,生死与涅槃、出世与世间,已逐渐融为一片。玄觉的这一说法与历史实际是相吻合的。考中国禅宗思想史,自慧能之后,禅师们的修行风格已逐渐从原来的注重穴处岩居、山林是托,发展到提倡先识道,后居山,进而更发展为既在红尘浪里,又在孤峰顶的既出世又入世的“人间佛教”。


玄觉在一封答友人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欲采妙探玄,实非容易。……其或心径未通,嘱物成壅,而欲避喧求静者,尽世未有其方。况乎郁郁长林,峨岭耸峭,鸟兽呜咽,松竹森梢,水石峥嵘,风枝萧索。……岂非喧杂耶!故知见惑尚纡,触途成滞耳。是以先须识道,后乃居山。尚未识道而先居山,但见其山,必忘其道。……忘道则山形眩目。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必能了阴无我,无我谁在人间。(《答友人书第九》)


玄觉此一“先识道后居山”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佛教界对于隐世潜修与入世修行相互关系的态度,亦即修行之关键不在于孤栖远遁,而在于开悟识道;不识道,山中亦喧,识道开悟,人间亦寂。因此,学佛修行,大可不必远离人间,能做到“门前扰扰,我且安眠;巷里云云,余无警色”(《广弘明集》,卷二十四),才算是一等功夫,上乘法门。


同玄觉约略同时,作为曹溪禅法嫡传的神会禅师在佛教人间化方面也是循着慧能规定的路线走的,他不止一次地指出:“若在世间即有佛,若无世间即无佛。”“不动意念而超彼岸,不舍生死而证泥洹。”(《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门后学亦大多沿着慧能所开拓的人间佛教的路线走,大珠慧海一再强调解脱不离世间:“非离世间而求解脱”(《大珠禅师语录》);黄蘗希运禅师则更视世间与出世、众生与诸佛“元同一体”,进一步把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一片。


到了后期禅宗,佛教的人间化、世俗化进一步发展为佛性的物化、泛化,所谓一花一叶无不从佛性中自然流出,一色一香,皆能指示心要、妙悟禅机。此时之禅宗,不但淡薄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而且混淆了有情物与无情物的差别,不但不提倡隐遁深山、出世潜修,而且大力宣扬法法是心,尘尘是道,直指便是,运念即乖。所谓“无明空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土面灰头不染尘,华街柳巷乐天真,金鸡唱晓琼楼梦,一树花开浩劫春”。所有这些都说明,此时期的禅宗,不但提倡学佛不离世间,即世间求解脱,而且主张混俗和光,做一个本源自性天真佛,宣扬处污泥而不染,做一个三恶道中的解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