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竹林七贤
当然,也有不愿一味唯唯诺诺、歌功颂德的文人,与其屈身侍从,忍受烈火般熬煎的内心痛苦,不如放浪形骸,享受白云般自由的自我陶醉。
孔子曾标举两类与自己不同的人,一为狂,一为狷。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狂,即所谓纵情任性,放荡骄恣;狷,即所谓洁身自好,守节无为。无论是狂是狷,大抵都表现出一种与当权的统治者不合作的政治态度,超越出统治者的权力圈,或则任性自为,或则洁身自好,或则二者兼而有之。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狂者、狷者或狂而狷者,代有其人,不胜枚举。而以狂狷为共同品性且结成一个集团,最著名的莫过于竹林七贤了。这种名士集团与侍从集团,一为在野,一为在朝,前者是异端,后者乃正统,恰相对立。所以本书在侍从文人集团一章里附论之。
竹林七贤,指的是阮籍(210—263)、嵇康(223—262)、山涛(205—283)、向秀(约227—272)、阮咸(生卒年未详)、刘伶(生卒年未详)、王戎(234—305)七人。原先只称“七贤”,盖取《论语·宪问》“作者七人”[2]的事数,与东汉末年所谓“三君”、“八俊”之类相同[3],为文人标榜之义。后人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以称扬其林下之风。于是以讹传讹,竟附会竹林为地名。[4]
竹林七贤是曹魏末年特定社会矛盾的产物。汉魏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两汉大一统时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经学与礼法,面临着摇摇欲坠的境地。于是有了魏末名士阶层的第一次大分裂,从经学名士中蜕变出一批玄学名士,从拘守礼法的名士中派生出一批崇尚虚无的名士。这就是以王弼(226—249)、何晏(?—249)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他们的“援道入儒”之举无补于世,而他们的阿附权势之行又不齿人道,他们的悲惨结局更警怵人心。于是又有一班文人,继而以狂者之态反对名教,以狷者之行追求自然,从观念的革新进而成为行为的叛逆,这样魏末名士发生了第二次分裂,从服药派中分化出纵酒派,从用世派中衍生出避世派,这正是竹林七贤所以产生与形成的社会背景。[5]
大约在魏齐王曹芳(232—274)正始四年(243),嵇康退居山阳(今河南修武一带),交结了一些隐士为友,其中最杰出者是吕安(?—262)。随后嵇康偶遇山涛,二人言语投机,只见一面便“契若金兰”;通过山涛的介绍,又认识了向秀;接着又结识了阮籍、阮咸与王戎。最后刘伶与诸人相遇,欣然聚合,遂成七人之数。七贤的集结,约在司马懿(179—251)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戮曹爽(?—249)、何晏,罢免王弼的嘉平元年(249)。
竹林七贤既不是政治组织,也不是学术团体,又不以某一政治中心为磁心而吸附之,那么,它在什么意义上构成一个文人集团呢?笔者认为,它是一个具有特殊的文化职能的社交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行为方式、相近的思想政治倾向和密切的学术活动,互通声气,亲密交往。
在行为方式上,竹林七贤皆饮酒任达,不拘礼法。七贤聚合时的主要活动便是肆意酣畅,饮酒几乎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晋书·山涛传》记,山涛“饮酒至八斗方醉”[6]。《魏氏春秋》言,阮籍“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7]。《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刘伶答应,请供酒肉于神前,发誓戒酒。妻子为他准备了酒肉,刘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于是引酒进肉,酩酊大醉。[8]其余阮咸、王戎、向秀、嵇康也都善饮。
其实,对于竹林七贤来说,饮酒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求得精神超越的一种文化实践。刘伶《酒德颂》说:
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9]
竹林七贤在精神上追求任真自然,饮酒不正是一种很好的寄托和表现方式吗?
但更重要的是,竹林七贤可以借饮酒逃避现实,保全性命。在魏晋易代之际,七贤既不愿为晋朝做佐命功臣,又不愿为魏室力挽颓残,于是他们只能韬晦,只能沉湎。正如沈约《七贤论》所说的:
彼嵇、阮二生,志存保己。既托其迹,宜慢其形。慢形之具,非酒莫可。故引满终日,陶瓦尽年。酒之为用,非可独酌;宜须朋侣,然后成欢。刘伶酒性既深,子期又是饮客,山、王二公,悦风而至,相与莫逆,把臂高林。徒得其游,故于野泽衔杯,举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睹矣。[10]
与饮酒相辅相成,任达放荡也是七贤共同的行为方式。据《晋书》诸本传记载:山涛“介然不群”,阮籍“任情不羁”,嵇康“高亮任性”,刘伶“放情肆志”,向秀“清悟有远识”,阮咸“任达不拘”,王戎“短小任率,不修威仪”。阮籍母丧,不崇礼典,毁瘠骨立。他平时不拘礼教,如叔嫂道问、醉卧邻妇酒垆之侧、为兵家女哭丧等,都是惊世骇俗之举。他自称:“礼岂为我设邪!”[11]阮咸“居母丧,纵情越礼”[12]。王戎居丧,也不拘礼制。刘伶不拘行迹,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铲自随,云:“死便掘地以埋。”[13]
七贤“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14],就是因为他们不拘礼法,崇尚自然。但是,他们的任达和饮酒一样,只不过是逃避世事的一条途径而已,他们在内心中对自身的任达行为也并不以为然。阮籍阻止他的儿子阮浑做任达之举[15],嵇康《家诫》告诫家人饮酒不可酣醉[16],都表明他们内心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
在思想政治倾向上,竹林七贤皆信奉老庄,疏离权势。《晋书》诸本传中,称嵇康“长好老庄”,阮籍“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山涛“性好庄老”,向秀“雅好老庄之学”,刘伶“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王戎以“道家之言”告诫钟会。《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称阮咸“一家尚道弃事”[17]。玄学祖师王弼、何晏只注重《易》、《老》,到竹林名士才开始《庄》、《老》并重。由此可见竹林名士在思想上崇尚玄远,鄙薄实务,以自然为宗。
因此在总的政治倾向上,竹林名士对当权者大多持不合作的态度。其中嵇康、阮籍表现得比较激烈,山涛、王戎表现得比较庸懦。但在七贤聚合的过程中,即在入晋以前,七贤大多徘徊于入仕与出仕之间:“其进也,抚俗同尘,不居名利;其退也,餐和履顺,以保天真。”[18]例如,阮籍虽连仕司马懿父子三人,任从事中郎,司马昭(211—265)“任其所欲,不追以职事”[19]。后官东平,却“不以政事为务,沉醉日多”[20]。而山涛虽与司马懿妻是中表亲,但在曹氏与司马氏冲突白热化的时候,适逢曹爽之诛,他反而“遂隐身不交世务”[21]王戎的显达也在嵇康被杀之后。
要之,在七贤聚合之时,他们总是与执政者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以饮酒放达为佯狂保身。正是有见于他们的这种隐逸风范,人们称之为“林下诸贤”[22]。东晋袁宏(约328—约376)作《名士传》,把魏末名士分为“正始”与“竹林”两类,恰恰表明在朝名士与在野名士的区别。
最后,在学术活动上,七贤的著述互通声气,以诗文吟咏唱和。例如,《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向秀别传》载:向秀与嵇康、吕安为友,但“趣舍不同”。向秀将注《庄子》,先以告嵇康、吕安,嵇康和吕安都说:“此书讵复须注?徒弃人作乐事耳。”及书成,向秀以示二子,说:“尔故复胜不?”嵇康、吕安乃惊曰:“庄周不死矣!”[23]又《晋书·向秀传》载:向秀与嵇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目的是要启发嵇康的“高致”,从反面促使嵇康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得更充分,发挥得更透彻。[24]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七贤在学术上是如何互相交流、辩论问难的。
又如,嵇康《卜疑》中有“弘达先生”,其人“恢廓其度”,“超世独步”[25];阮籍《大人先生传》中有“大人先生”,其人“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26];刘伶《酒德颂》也有“大人先生”,其人“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27]——这些人物形象何其相似乃尔!这种超世拔俗、飘逸自如的人物形象,不正是七贤心向往之的理想人格吗?
另外,据侯外庐考证,嵇康的《酒令诗》及《四言》十章,也可能是七贤聚合时所作。[28]文人相携隐居山林,清谈玄理,吟咏诗文,七贤实启其端。
竹林七贤集团的解体,大约始于嵇康撰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魏元帝景元三年(262)。[29]在司马氏统治集团的政治高压下,嵇康于同年被司马昭以“言论放荡,非毁典谟”之罪杀害[30],阮籍于次年被迫为郑冲(?—274)起草司马昭的劝进文[31]。,山涛于第三年成为司马昭西征时留守后方的心腹。竹林七贤的三位领袖,或遇难,或妥协,或变节,于是这个原本就相当松散的文人集团就不免“树倒猢狲散”了。
竹林七贤作为一个文人集团,与侍从文人集团恰恰相反,是一种在野的民间社交团体,更是一种游离于统治集团之外甚至背逆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团体。七贤的行为方式,在标榜名教的统治集团看来,无疑是一种越轨行为。统治集团认为,这种纠合成一个团体而不与执政者合作的行为,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对这种行为的表现者实行特殊的制裁。嵇康的被杀,盖由于此。嵇康是七贤集团的发起者,在当时颇享盛名,而且性格最为激烈鲠直,制裁了他,不就可以杀一儆百吗?一个人一旦被标定为越轨者,他就是正常社会秩序的叛逆者;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怎能不对他严惩不贷呢?
现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遏制和控制反常就是掌握一种非常巨大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幻觉,以为社会秩序有点令人敬畏而且潜力无穷。”[32]七贤集团在政治高压下的最终解体,同样产生了这样的文化功能。首先,它有利于司马氏政权的建立,如钟会(225—264)庭论嵇康当诛,说:“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33]其次,它也对后世文人的行为方式起到一种强大的文化规范作用,无论是狂是狷还是既狂且狷,都不能过分逾越“名教”之度。王戎后来和王衍(256—311)一起倡导以自然为体,以名教为用,乐广(?—304)甚至标举“名教中自有乐地”[34],不就是明证吗?
因此,七贤集团的越轨行为之所以“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35],不是因为别的,乃是因为它成为后世文人心态的一种象征,成为文人对任达之举心向往之而足不敢履,或形似放达而心存名教的矛盾心态的一种象征,成为文人既依附于权势阶层而又力图以自外于权势阶层相标榜的一种象征。
注释
[1]《论语·子路》,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2508页。
[2]《论语·宪问》,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2513页。
[3] “三君”、“八俊”等,参见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序》,2187页。
[4] 参见《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为尚书令”条,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581~582页。参见万绳楠辑:《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50~51页,合肥,黄山书社,1987。
[5]参见林校生:《竹林七贤名士集团的形成和解体》,载《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本节所引材料亦多参考此文,但观点却不尽相同。
[6] 房玄龄等:《晋书》,12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陈寿:《三国志·魏书·阮籍传》裴松之注引,605页。
[8] 参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656页。
[9] 萧统:《文选》,662页。
[10] 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3117页。
[11] 房玄龄等:《晋书》,1361页。
[12] 同上书,1362页。
[13]《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名士传》,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233页。
[14] 房玄龄等:《晋书》,1362页。
[15] 参见《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条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661页。
[16] 参见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1342页。
[17] 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659页。
[18] 房玄龄等:《晋书》,1385页。
[19]《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文士传》,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657页。
[20] 颜延年《五君咏》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见萧统:《文选》,303页。
[21] 房玄龄等:《晋书》,1223页。。
[22]《世说新语·赏誉》,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388页。
[23] 参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183页。
[24] 参见房玄龄等:《晋书》,1374页。
[25] 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1320~1321页。
[26] 同上书,1315~1318页。
[27] 萧统:《文选》,662页。
[28] 参见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163页。
[29] 参见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见萧统:《文选》,600~603页。
[30] 参见房玄龄等:《晋书》,1373页。
[31] 参见上书,1360页
[32] 巴克主编,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心理学》,231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3]《世说新语·雅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315页。
[34]《世说新语·德行》载:“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22页。
[35]《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阳秋》,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653页。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