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节“门户各立,流派纷然”


诗文评论的派别,自清代而始盛。王士禛倡举的“神韵说”,沈德潜标称的“格调说”,袁枚提倡的“性灵说”,翁方纲自诩的“肌理说”,与其说是创作流派,不如说是理论流派,他们首先是以理论宣扬而不是以创作实践称雄于世的。至于桐城派的文论,浙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也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派。清代中叶以后,随着骈体文的兴起,出现了以阮元、蒋湘南直至近代刘师培为代表的“文笔派”。晚清随着“红学”的兴起,又出现了《红楼梦》研究的“索隐派”。


文学以外,在元明清时期,其他艺术流派的构成也十分普遍。如绘画,明代有浙派、吴派、松江派之分,清代有虞山派、太仓派、新安派、江西派、扬州派、常州派、岭南派等之别。如篆刻,明清有徽派、浙派、邓派、闽派等流派。如音乐,古琴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新浙派、川派之分,琵琶则有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无锡派之别。


三、流派研究的深入性


元明清以前对于流派的研究,一般多停留在微观研究上,即局限于对某一流派的具体评述。到元明清时期,流派的研究得到了深入发展,不少文论家不仅重视对流派兴衰嬗变的外部状貌、规律及其原因的研究,而且注意对流派构成方式和内在规律的研究。从纵的方面考察不同时期文学流派的兴衰嬗变者,如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之论唐诗诸派,清全祖望《宋诗纪事序》和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之论宋诗诸派,张廷玉《明史·文苑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论明代诗文流派,等等。从横的方面评骘同时代诸流派之异同得失者,如清袁枚《再与沈大宗伯书》之论唐诗流派,王士禛《花草蒙拾》、汪森《词综序》、郭麐《灵芬馆词话》、谭献《复堂词话》、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等之论宋词、清词流派,等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清代后期对桐城派的研究,如吴敏树《与筱岑论文派书》、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林纾《桐城派古文说》、李详《论桐城派》等文章,不但从总体上考察了桐城派的源流、形成与特色,而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对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及其功能,做出许多深有见地的阐述。


注释


[1] 本节论述参见李旦初:《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理论发展梗概》,载《山西大学学报》,1988(4)。


[2]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518页。


[3]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续稿》卷51《吴峻伯先生集序》。


[4] 张廷玉等:《明史·李攀龙传》,7379页。


[5]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尚书世贞》,436页。


[6]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1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曾国藩:《曾文正公文集·欧阳生文集序》,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37册,610页。


[8]同上。


[9] 沈忆年:《支机集·凡例》,见张宏生主编:《清词珍本丛刊》,第2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0]陈维崧:《陈迦陵文集·俪体文集·今词选序》,卷2,《四部丛刊初编》本。


[11] 参见朱彝尊:《词综发凡》;许昂霄:《词综偶评》,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1545~15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 张惠言:《茗柯文编》,58~5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赠别胡静夫序》,8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4]吴敏树:《柈湖文集·与筱岑论文派书》,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34册,196页。


[15] 徐珂:《近词丛话》,见唐珪璋编:《词话丛编》,4222页。


[16] 见谭献:《复堂词话》,见唐珪璋编:《词话丛编》,4008页。


[17] 赵翼:《瓯北集·论诗五首》之一,6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8]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121~122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按,郑若庸的《玉玦记》传奇约作于嘉靖六年(1527)或略后,参见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苏州卷·郑若庸年谱》,58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19] 吕天成著,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2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 梁辰鱼:《江东白苎》卷上,见董康辑:《诵芬室丛刊初编》,民国四年(1915)刻本。


[21]王骥德:《曲律·杂论上》,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152页。


[22] 凌濛初:《谭曲杂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253、255页。


[23]王骥德:《曲律·杂论下》,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170页。


[24]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6册,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