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开始,亚里士多德说:现在,我们开始来研究本质。但是,什么是本质呢?我们必须先说明它。他说:所谓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由它自己的本性(自然)是这样的(,proper)。(注:1029b13—14。)但是,什么是“由它的本性”呢?亚里士多德先从反面来说明,什么不是“由它的本性”的——就是偶性。比如,说“你是有教养的”。因为在这里,你之作为你,并不必然是有教养的。你可以是有教养的,但是,你也可以不是有教养的;如果你不是有教养的,你仍旧可以作为你而存在,并不因此就不是你了。由此可见,“有教养的”,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偶然的属性,这就不是“由你的本性”的本质。但如果说“你是人”,这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不能说:你可以是人,也可以不是人;如果你不是人,那就不能作为你而存在了。所以,“人”对于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张三、李四、苏格拉底、柏拉图说,就是“由他的本性”的东西,就是他的本质。这就是本质与偶性的区别。本质是由它的本性是这样的;偶性就不是由它的本性是这样的,因此,是可有可无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再举例说:“白”之对于“面”,也不是由它本性是这样的。因为,作为一个面和作为白,并不是同一的。(作为面并不必然是白的。)如果将“白”和“面”合在一起,即“白的面”,也不是面的本质。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一个东西的公式,必须是这个东西的名字不在其中出现,而它的意思却能表现出来,这样的公式才是事物的本质的公式。例如:
苏格拉底是人,是两足的动物。
在“人”或“两足的动物”这个公式中,苏格拉底的名字并没有出现,但是它们说明了苏格拉底究竟是什么,说明了苏格拉底的本来性质,即本质。而:
面是白的面。
在“白的面”这个公式中,“面”的名字出现了,这个名字虽加上去了,但它并不能说明“面”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论证:
如果:面是“白的面” 是面的本质,
面是“光滑的面” 也是面的本质,
则:白的面=光滑的面
就是:白=光滑 而这是错误的,
因此:“白(或光滑)的面”不是面的本质。(注:1029b16—22。)
亚里士多德指出:正像“白的面”中,“白”是性质,“面”是基质一样,这个基质也可以和其他范畴(数量、关系等)组合起来,成为别的组合词,如“大的面”、“靠近的面”等等。对于这样一个组合词,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假定它是X,要为X下定义,或者将“面”加到“白”上去,说是“白的面”,或是将“面”去掉,说它是“白”。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能说明这个X(“白的面”)的本质。(注:1029b22—1030a2。)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本质恰恰正好就是那个东西是什么。因此,如果是将一个属性归于一个主体,如“白”归于“人”,说是“白的人”,这样的复合物并不说明恰恰正好是某一“这个”,因为“这个”只能是属于本体的。所以,只有那些东西,它的公式就是定义的,才是本质。什么东西的公式是定义呢?亚里士多德说,并不是只要一个词和它的公式有同一的意义,就可以成为定义。如果那样,任何一组词都可以说是定义了,像“伊利奥特”(它是一组词)也可以算是一个定义了。这样,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说:只有那第一的东西,它的公式才是定义;而这种第一的东西是不包含和自己不同的表词的。(这就是说,不能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的“白的人”,以“白”作为“人”的表词。)这样,就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种的属”能有本质。因为,只有在“属”中,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由于偶性而属于另一个事物的。(如“白的人”中的“白”之属于“人”,仅只由于偶性,没有必然联系;而“人是两足的动物”这个“属”的定义中,“两足的”和“动物”就是有内在的必然性,所以是本质的联系。)所以,只有“属”才能有精确的公式,才是定义,才是本质。(注:1030a3—17。)
在这段话中,亚里士多德反复说明了:凡是只有偶然联系的东西,就不是本质;只有能说明有内在必然的联系的公式,才是定义。这样的定义,只有“种的属”才能是。所以,只有“属”的定义,才是事物的本质,它是第一的。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要特别指明“种的属”呢?因为“属”和“形式”在希腊文是同一个词——,它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但相当于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用法:对“质料”讲,它是“形式”;对个体和“种”说,就是“属”。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特别指明“种的属”,是就后一种意义讲的。但从后面的实际使用看,亚里士多德是将“属”和“形式”当作相同的东西的。如果说《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著作,在那里已经有“种”和“属”,却还没有提到“形式”和“质料”,那么,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从“属”的概念出发,然后得出“形式”的概念来的。
另外一点重要的意义,就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将“第一的”归于“属”。在《范畴篇》中,具体事物是第一本体,“属”和“种”是第二本体;在第七卷第三章中,亚里士多德只说具体事物是“在后”的,就是说它是在形式之后的;现在,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说,“属”是第一的。这就是将《范畴篇》中关于本体的次序完全明白地颠倒过来了。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提出只有“属”的公式是定义,所以“属”就是本质。但是,为什么是这样?他在这里并没有作详细的论证。他在这里只是从“它本性是什么”即事物的内在必然性和偶性的区别,说明本质和偶性是不同的。这问题以后还要展开论述。
亚里士多德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只有本体才有本质,本体以外的其他范畴,如性质、数量等等,是不是也有各自的本质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种范畴都有它的本质。对于性质、数量等等,我们也可以问:究竟性质(数量或其他)的本性是什么?所以,别的范畴都可以有它的本质。但是,亚里士多德坚持一点,即本体的本质和其他范畴的本质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正像在一切存在(范畴)中,本体是占第一位的;从本质说,本体的本质也是第一的。亚里士多德说,就第一的、单纯意义下的本质说,只能是本体的本质;至于其他范畴的本质,是从第二位的意义说的。他说,我们常用同一个词去称呼不同范畴的东西,比如一个病人、一次医疗手术和一种医疗器械,我们可以将它们都叫作“医疗的”。这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只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目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本体(在上述例子中,就是病人或医生)才能具有第一的和单纯的定义和本质。所以,只有“这一个”才是主要的本质。(注:1030a17—b13。)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虽然不否认性质、数量等等范畴也可以有定义,但是,它们的定义和本体的定义不同:本体的定义是主要的,是在第一位的意义上说的;其他范畴的定义只是在次要的、第二位的意义上说的。他实际上将本质限制在本体的范围以内。只有本体才有真正的本质,所以他认为本质就是本体。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