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真和假

亚里士多德在第九卷第十章讨论“真”和“假”的问题,是将它们同“存在”和“非存在”联系起来讨论的。在第五卷第七章分析“存在”的几种意义,即偶性的存在、本质的存在(分为本体、性质、数量等范畴)、真和假、潜能和现实的存在。他将“真”和“假”作为存在的一种方式,但没有作更多的说明。到第六卷(E)第四章中,他讨论了作为“存在”的“真”和作为“非存在”的“假”。在那两处都没有详细展开讨论这个问题,到第九卷第十章中比较详细讨论了。这里讨论的内容和第七、八、九卷讨论本体、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这个完整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一章本来不应该编在这里。因此后人有怀疑这一章是不是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著作,但一般研究者还是认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不过编在这里确是不妥当的。可能是因为编辑者看到亚里士多德曾经将真和假当作“存在”的一种方式,和各个范畴、现实和潜能并列在一起,所以将讨论“真”和“假”问题的这一章编在讨论现实和潜能的第九卷的末尾了。


在这一章开始时就是这样讲的: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第一是和范畴有关,其次是和现实与潜能有关,第三是和真与假有关。(注:1051a34—b2。)“真”和“假”,我们现在是将它列为主观的认识方面发生的问题,怎么会成为客观“存在”的方式呢?这表明古代希腊哲学家基本上还是持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也就是常识的看法。他们认为:认识上的真假,是由客观对象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说:真和假的问题,依赖于对象方面。对象方面有的结合,有的分离。如果认为结合的是结合,分离的是分离,就是真的;如果相反,认为结合的是分离,分离的是结合,那就是错误。(柏拉图在《智者篇》中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我们说“泰阿泰德坐着”,这是真的;说“泰阿泰德在飞”,就是假的,因为泰阿泰德这个人和“飞”是不能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说:并不是我们认为你是苍白的,你就是苍白的;而是因为你是苍白的,我们说你苍白,才是真的。因为“你”和“苍白”本来结合在一起,我说它们是结合的,这才是真的。他说,有些东西总是结合而不分离的,有些东西总是分离而不结合的,有些东西却是既能结合又能分离的。所谓“存在”就是结合成为“一”的,“非存在”就是没有结合的“多”。(这里讲的“存在”和“非存在”,是关于“真”和“假”的问题,它必然牵涉两个以上的东西,如果只有一个“苍白”,就无所谓真和假的问题,只有将“人”和“苍白”联系起来,“人是苍白的”,二者结合,就是一个统一的“存在”;如果二者不结合,就不是“一”而是“多”,就是“非存在”——“人不是苍白的”。)对于一些偶然的事实,同一种意见既能是真,又能是假,因为它可能一时是真,一时是假;但是对于那些必然的事情的意见,就不能一时是真,一时是假了,它只能要么总是真,要么总是假。(注:1051a34—b17。)


这里,亚里士多德分析了客观事实的各种情况:结合和分离、必然和偶然。凡是主观的说法符合客观情况的,就是真的;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假的。


亚里士多德接着说:对于那些不是组合的事物,什么叫作“真”和“假”呢?这当然和上面所说的情况不同。“人”和“苍白”有结合和分离的问题,但如是单独的“人”这个东西,那就只能说,你接触了他,认识到他,就是真;没有接触,没有认识,就是假。——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讲的,只是“直觉”的认识。本来,直觉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区别。所以他说,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它们是否具有这样那样的性质。(注:1051b17—32。)


最后,他又指出,那些永恒的、不发生变化的东西,就不会这时是真,那时是假的。他所说的永恒的东西,主要是指理性的知识,他举的例子是“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对于这样的命题,决不会一时是真,一时是假的,因为这样的事实是永恒的。(注:1051b33—11。)


因为这一章许多内容牵涉到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思想,与现在讨论的问题无关,我们就只作这样简略介绍了。


我们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的学说以后,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了。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本来是在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创立起来的。他批判柏拉图,主要是认为柏拉图将“理念”当作是在个别事物之外,和个别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能在个别事物以外去找另外一类独立自存的“理念”,而只能在个别事物以内,去发现它们的本质,这就是形式,也就是“理念”——同一个。所以,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根本区别,就是亚里士多德是在具体事物之中去寻求它们的本质,认为这个本质不是在具体事物以外的“理念”。在这点上,亚里士多德当然比柏拉图大大前进了一步。


亚里士多德是从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得出: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两部分组成的。他发现了“质料”,这就是存在于一切属性背后的物质,在人类认识史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可惜的是他没有再向这方面前进,而是将质料和形式对立起来,实际上还是造成了另一种分离。他虽然批判了柏拉图,但他终究还是柏拉图的学生,认为质料是空无所有的,而一切本质、属性等等,皆属于形式这一方面。他所说的“形式”比柏拉图的“理念”也大大前进了。柏拉图的“理念”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却是有内容的,它主要是定义——理性的公式,即逻各斯。他认为这是规定事物的本质的。他将事物的本质仅仅归于它的形式方面,认为和它的质料是无关的。这样将质料——物质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抛开了唯物论,在事实上也是说不通的:难道木头的雕像和铜的雕像之间没有根本区别的吗?难道人的本质和他是血、肉组成的毫无关系吗?从抽象的理论上说,他反对柏拉图将“理念”和个别事物割裂开来,成为两个世界;而他自己实际上又将形式和质料割裂开来,仍旧是两个世界——世界的双重化。


亚里士多德自己是完全意识到这个分离的问题的,他想将形式和质料连接起来,这就表现在他关于现实和潜能的学说中。如果说,他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只是对事物作了静止的分析;则他关于现实和潜能的学说,是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方面作出的分析。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确是达到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法高峰。他指出:现实和潜能,也就是形式和质料,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存在于不同的方式中。质料是还没有实现的潜能,形式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质料要实现自己,要向现实发展,最后获得了形式。所以,从质料到形式是一个辩证的运动发展过程。


但是,亚里士多德又一次不能摆脱柏拉图唯心论的影响。他虽然讲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但认为质料是一种潜能,只是一种可能运动的能力,就是只有被动的能力;运动的能动性——主动的能力是属于形式方面的。在这方面,他仍旧和柏拉图一样,坚持目的论的思想,认为形式是目的,它能吸引质料向它运动,因此它是主动的能力。他用专门一章论证现实先于潜能,主要就是从目的论方面来论证的。在这一卷中,虽然没有直接讨论第一动者——神,但他自己也提到,由此是可以推论出第一动因的。所以,归根到底,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还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唯心论的。尽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比柏拉图更细致些、更辩证些,但他终究还是柏拉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