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他强调的是后面两个标准,即分离性和个体性。如果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则形式和具体事物才能有这两种性质,所以,它们比质料更是本体。问题在于,在形式和具体事物之间,还要进行比较,究竟它们之中哪一个的本体性更大呢?从表面上看,好像具体事物之有分离性和个体性,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因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具体事物的分离性和个体性,当然不是由质料来的,而是由形式来的。或者,按照亚里士多德比较严格的说法,质料只是潜能,只是有分离性和个体性的可能性,使这些分离性和个体性成为现实性的,是形式,因为形式是现实性。亚里士多德专门写了一章(第九卷第八章)论证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先于质料,当然也就先于具体事物(因为具体事物中也包含有潜能)。这样,第一本体的位置就只能给予形式,而不能给予具体事物。原来《范畴篇》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位置就颠倒过来了。
但是,以上还只是从判断本体的几个标准的变化来说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的,还要看到这里含有更深的意思,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不但提出本体的问题,而且他认为本体的主要意义就是本质,他要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本质。本来,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以来,无论唯物论者说的物质性的本原,或者是非物质性的“数”、“存在”、“理念”,都是说的事物的本质。但也正像在本体问题上一样,自觉地从哲学上确定本质这个概念,并且加以分析论证的,也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不但要认识它是如此这样的东西,而且要问它为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它之作为这样的东西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这就是本质的问题。一切科学都是要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哲学就要对此作出说明。
这个问题,在当时是由苏格拉底提出探究事物的定义开始的。柏拉图认为事物的定义就是它们的“理念”,但是他这样做,没有能够解决定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这点上超过了柏拉图。他指出,事物的定义就是事物的公式,它是由“种”和“属差”组成的。他还提出了人们认识本质的过程和创造活动的关系,提出了下定义必须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而不能主观任意的问题。这些都是他作出的理论贡献,远远超出了他同时代的人。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都只是初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但它反映了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科学水平。亚里士多德是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许多门科学的创始人,所以能对当时的科学方法作出哲学的总结,并且在后来西方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中,发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他这部分关于本质的思想,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是起过重要作用的。
但是,在他的关于本质的思想中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偏见,就是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只是形式,而将质料完全排除在本质之外。他认为,一个环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圆形,至于它的质料——是铜造的还是木造的,是与环的本质无关的。一个人的本质只是他是“两足的动物”,与他是由血、肉这些质料组成是无关的。这些,都和他极端地蔑视质料,认为质料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只是消极被动的潜能有关的。贬低质料(物质),抬高形式,这就决定了他的本体即本质的学说,基本上是属于唯心论而不属于唯物论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即本质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和他的第一动者——神学相符合的,他强调现实性以及带有目的论思想等方面,都属于唯心论思想体系。但是,在一般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时,都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说成是一个完整的、首尾一贯的哲学体系,先讲他关于本质、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的思想,最后归结到没有质料的形式,归结为第一动者——理性、神。好像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高峰,是他的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这种结论能够成立,则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整个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倾向唯心论,而且是从理性主义向神秘主义的发展。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既然一些亚里士多德专家的研究已经认为《形而上学》第十二卷早于第七、八、九卷,在第七、八、九卷中并没有继续发挥第十二卷中的思想,而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固有的科学的、理性的分析论证的态度,所以,与其说亚里士多德从第七、八、九卷的思想向第十二卷的思想发展,还不如说他从第十二卷的思想向第七、八、九卷的思想发展。虽然都属唯心论,但发展趋势是向着理性、向着科学方面的,这比较更符合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