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的方式相一致,一为不断的否定和变换核心,一为由一个不变的核心不断地丰富和扩大。
一、西方美学发展的四大阶段
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古代西方是西方美学的提出期。古希腊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知识……都可为美。虽然当时艺术研究很有成效,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也涌现了很多重要的范畴,如和谐、悲剧等,但作为美学标志的,是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它以追求本质的方式提出了美的本质这个美学的根本问题。是它使人们知道,应有美学这样一门科学。
近代西方,是西方美学的真正形成体系化时期。鲍姆加通以Aesthetics使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但是从柏拉图追求美的本质到鲍姆加通的Aesthetics,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转变。Aesthetics直译是感性学,鲍姆加通建造美学的依据不像柏拉图那样基于一切美的事物应有共同的东西,而是基于主体知、情、意的划分。鲍姆加通对美的定义是: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它确实代表了不同于古代以本体论为重心,而以认识论为重心的近代美学倾向。英国经验美学,从夏夫兹伯里、哈奇生到柏克和休谟,都是结合心对物的感受来谈美与丑、优美与崇高;法国启蒙美学,狄德罗以“关系”来定义美,也重视人与物的对应。这意味着美学中以人的内心构造和心理感受来谈论美的新倾向兴起来了。鲍姆加通认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主要体现在艺术上。而也正是在18世纪,各门艺术从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统一意义的美的艺术(fine art)。这样,自然形成了美学的另一种新倾向:美学即艺术哲学。当然这两种倾向都是以追求美的本质作为基础进行的,这时美学还是先问:“美的本质是什么?”但已不像柏拉图所设想的,从美的本质直接推出具体事物的美的性质,而是分别转入两个方向,一是美与心理的关系,一是各门艺术的统一性。康德用《判断力批判》把前一个方向体系化了,黑格尔用《美学》把后一个方向体系化了。
现代西方,美学的最根本的前提——美的本质——被分析美学认为是一个无意义的假问题加以拒斥,并获得普遍赞同。没有了美的本质的控制,美学的两个倾向立即以自身为中心形成了独立声势。前者的高潮是1900—1915年以移情论、直觉论、孤立论、距离论等为代表的审美心理诸流派,后者的高潮即1915—1950年的以英国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艺术潮流。后来,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完全不用美的本质建立了一套艺术哲学体系,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不用美的本质,结合主体心理与艺术,建立了现代美学体系。
现代西方,都是从一个基本点,如审美态度、形式、现象直观等去建立体系,后现代西方,对要从某一固定点去建立一个美学体系的“体系”本身进行质疑。古代西方,美学是无所不包的,近、现代,美学的范围却越来越小,以至从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日益壮大的技术美学也为美学家们所忽视,进不到美学主潮中来。而就是这么狭小也显得异常之大,就以把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观点来看吧,把握各门艺术,这一般是不可能的,仅是精通一门艺术就会花去很多人的一生。只要美学还保持一个体系的金字塔结构,要建立美学是很难的。后现代美学把建立体系的固定基点打破了。后现代美学本身的美学形态还不明显,但从其精神,可以体会出已进行了根本性的转换,就以艺术哲学这一思路来说吧,它不是要把各门艺术全部综合起来,而只是把各门艺术的某一点综合起来:
这样,美学将重新调整自己的范围,重新取得自己的角度。当然,范围会怎样调整,究竟什么是美学角度,现在还不明朗。西方美学仍处在演变之中……
二、中国美学发展的四大阶段
中国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先秦两汉是中国美学萌芽期,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中国文化宇宙结构的建立,中国美学正是在这个宇宙结构中生长起来的。二是以先秦的《乐记》、汉代的《毛诗序》为标志,建立了以社会伦理为中心的儒家美学理论。这是从中国宇宙结构中放射出的第一道美学之光。《乐记》从宇宙的高度来谈礼与乐的作用,详细论述音乐与人心、与风尚的关系,大力提倡音乐为教化服务。《毛诗序》也紧抓诗与社会治乱和道德风尚的关系,要诗为教化服务。儒家美学虽是美学之一色,然而不是主色。
魏晋六朝是中国美学正式建立期。这时期的美学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书、画、山水、庭院……而且人们对这些美和艺术重的又是个人的情趣,而非教化功能。品人讲风度气韵,绘画要传出神韵,论诗讲究滋味……艺术和审美的特质从这时起真正受到重视。美学的主色开始以灿烂之光彩显现出来。曹丕要“诗赋欲丽”,嵇康主“声无哀乐”,沈约析“四声八病”,萧纲倡“文宜放荡”……各个领域共同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人体的神、骨、肉结构的审美对象理论(参见本书第七章)。正像秦汉的教化美学是与宇宙结构一致的一样,六朝美学也是与宇宙结构一致的,六朝美学一再强调“物以貌求,心以理应”,“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不仅“观象”,更要“味道”。六朝美学标志着中国宇宙结构真正放射出了美学之光。
唐、宋、元、明是中国美学的发展丰富期。唐代,审美各方面都蓬勃发展:入仕、归隐,内地、边塞,庙堂、田园,社会、自然……方方面面都引发为艺术,也凝结为各种理论,张彦远的画论,孙过庭的书论,韩愈的文论,白居易、司空图的诗论……表现出儒、道、释的相映生辉。宋代,美学明显地表现为道、释思想越来越浓。理学家重抬汉儒般的主张,影响甚微。宋画追求远与逸,宋诗讲究平淡,词也崇尚清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这句苏轼论诗名言可作为宋代美学总体风格的注疏。这股风气一直保持到元人的画论中,如倪瓒的“逸气”说。宋代美学总体风格从唐的雍容大度转为远、逸、平淡,有一个新的背景,就是市民阶层和市民文艺的兴起。市民的审美趣味从宋发展到晚明,形成了具有独立形态的美学思想,这就是以李贽、徐渭、汤显祖、袁宏道所代表的,以“童心”、“至情”、“性灵”、“俗”、“真”为主要概念的美学思想。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清代的朱耷、曹雪芹、郑板桥、袁枚、李渔等。然而这种与雅相对的“俗”的美学仍然是与中国宇宙观相一致的,它仍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基本原则的丰富。
当晚明思潮的余波在袁枚等人那里最后翻滚一阵就消失以后,清代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这一整体风貌就显出来了。王夫之、叶燮、刘熙载、王国维是其代表。正是在他们的理论里,中国美学由一个不变的核心像滚雪球一样地不断丰富、扩大的特质显示出来,既博大精深又停滞而无超越……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