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不同,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大一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中国文化是内陆型的,它的政治理想是稳定,它的哲学思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种进取型,而是一种保存型的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文化的气质与西方比起来,显为一种柔性,一种韧性。荀子说:“柔自取束。”束即放不开,没有超越性。中国文化本身就不需要超越,不需要标新立异,就是要“束”,要稳定,要延续,要保存。为了使这种保存型文化得以保存,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是内心的、情感的,是悲诗。中国的悲剧意识作为悲剧意识也暴露文化的困境,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强烈的询问和怀疑。但作为文化的悲剧意识,它又弥合着这种询问和怀疑,与文化的其他意识一道,保存着中国的保存型文化。
中西悲剧意识虽有着形态、特征、内容、韵味的差异,但二者都同样具有悲剧意识的两种功能(暴露困境和弥合困境),也都同样地帮助着各自文化的生长,在悲剧意识与文化的关系上,二者也是同构的。下面我们就从对任何文化来说都是最热的问题:爱情(性)与求知来看中西悲剧意识的特色。
注释
[1]参见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86~8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2]参见朱光潜:《悲剧心理学》,226~22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212页。
[4]《诗学·诗艺》,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