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二节 体悟与认识

一、观、味、悟


在对对象进行纵深观照这一问题上,中国美学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由先秦之观到魏晋之味,再到宋代之悟。


先秦的观,除了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外在视线,还有另一层含义,即由表及里。孔子由弟子们的发言,观到其内心的志向,季札通过聆听各国的音乐,观到各国的风俗国情: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这种由表及里的观,就是后来儒家美学的“观风俗之盛衰”。无论是对人之观志,还是对乐之观风俗都是实体性的。魏晋人物品藻,观人转为对风神气度的欣赏。志是实的,风神气度是虚的。虚的风神气度可意得而难以言宣,观也随之转为味。这个转变由人物品藻很快波及各审美领域。音乐上,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诗歌上,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绘画上,顾恺之“以形写神”,都与风俗无关。最后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滋味,标志着审美欣赏的质实之观完全转入虚灵之味。本来,人物之神气,文艺之情韵,山水之灵趣也只能味。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澄怀味象”四字很能代表新的欣赏方式: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世说新语·文学》)


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


这就是味出来的。因此,在审美欣赏的词汇里,出现了一大批与味有关的词组:玩味、咀味、吟味、细味、熟味、寻味……


宋代,禅宗语汇在士林中流行,“悟”又成为专门术语进入审美欣赏。“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悟与味针对的对象都是一个,都为难以形求的神、情、气、韵。如果分开用,悟即味;如果一起用,味专指悟的前一阶段,悟专指味的后一阶段。范唏文《对床夜语》说:“咀嚼既久,乃得其意。”咀嚼即体味、寻味、品味,得其意乃“悟入”。元人杨载《诗法家数》说“熟读玩味,自见其趣”,也是这个意思。元人刘壎《隐居通义》说:“世之未悟者,正如身坐窗内,为纸所隔,故不睹窗外之境,及其点破一窍,眼力穿透,便见得窗外山川之高远,风月之清明,天地之广大,人物之错杂,万象横陈,举无遁形。所争惟一膜之隔,是之谓悟。”这是着重强调悟作为最后阶段的特点。


味与悟也并不排除观,只是有了与味与悟的比较,观的外在质实的特点相对突出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谈欣赏也提出观。“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全谈的是质实性因素。仰观俯察,远近游目也以质实为主。综合观、味、悟,恰好可用这三个概念来描述中国美学欣赏的三个阶段。先是观,俯仰远近;然后是味,由观形质而味气韵,由言入意,披文入情;最后是悟,玩味既久,自然悟入,进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


审美对象的神、情、气、韵只有味与悟方能得到。


二、认识与定性


中国的审美最后是要体悟出韵外之致;西方的审美最后是要认清对象的性质意义,其向纵深发展的倾向是认识型的。西方文化的本体是实体,审美中也要求对对象的意义定性。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看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断定每一事物是某事物,比方说:‘这就是那个事物’。”[1]虽然在近代,康德提出了审美属于不确定概念,但是文化的定式又使得必须获得意义的定性,欣赏才算获得了对象。


定性意味着标准的引入。怎样才算正确地认识了对象,获得了对象的本质,西方美学史在艺术作品的审美上主要有五种方式:


(1)古典主义方式。它明晰地规定了美的法规:结构上的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人物的类型化,以理性的精神反映自然,表现人性。人们从作品中体会到符合这些规则,于是就获得了作品的本质。这类似于中国的绘画六法,但六法之首“气韵生动”只能体悟,古典主义法规却是可以明白地讲出来,给以定性的。


(2)作者方式。这在传记批评中突出表现出来。圣佩韦是其典型。要深刻地欣赏一部作品,必须熟悉作品的作者,知晓了作者的家庭出身环境、身体情况、经济状况、气质性格、经历遭遇,对作品也就可以定性了。这似乎类似于中国的文如其人,但中国的文如其人主要在人之气与作品之气的联系,是难以形求的,传记批评却一板一眼,证据了然。


(3)环境方式。这在环境批评中表现出来,丹纳是其典型代表。要理解一部作品的深层意蕴,必须知晓该作品所产生的环境和种族。古希腊雕塑的静穆和伟大,只有从爱琴海的地理环境和希腊民族的一般精神去理解。这似乎类似于中国的知人论世,然而中国的“世”主要是历史的治乱兴衰,所谓治世、乱世、盛世、末世,而且世之根本在于气象,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亦在气象,不能精确定位。


(4)形式方式。这在英美新批评和俄国形式主义中典型地表现出来。作品与一切外在的东西无关,作品的内在意义就在作品的形式本身,在作品的字、词、句、段、节奏、音步、韵律、色彩、结构、情节、题材之中。只要你用放大镜一般的眼光去细读作品的每一个字,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洞烛词句之间的一切微妙的张力关系,发现作品中的隐喻、含混、反讽、象征,你就能认识作品的意义。这似乎类似于中国古人的炼字炼句,作品的张力也似乎类似于气韵。然而新批评的细读就是为了认识清楚和给以定性。


(5)精神分析方式。精神分析认为,作品的意义不在于作品表面的字句、情节和结构,而在于隐藏在表层现象下面的东西。精神分析美学又可大致分为两派:一是弗洛伊德派,他们从表层现象中寻找人物的无意识动机,如从哈姆雷特的犹豫中发掘出他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一是荣格派,他们从表层现象中寻找人类从原始时期一直绵延下来的原始意象。总之,找出了深层的东西,作品的本质和意义就得到了确定。


西方的认识和定性,或是像新批评那样从作品内部寻出本质,似乎类似作品的神情气韵和境内之景,或是像古典主义、传记批评、环境批评那样从作品之外去寻找根据,似乎类似于景外之景。但关键在于,西方是认识的而非体悟的,它要得到的是一种确定的最后本质,这样就显出一种不断否定的历史之线。蒙娜丽莎的微笑被人不断解释,对哈姆雷特的犹豫,各有各的说法。与此相对照,中国的体悟方式一旦悟出就成定论,似乎万古不变,难以推翻。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谢灵运的“出水芙蓉”一直为人们所叹服。没有人想要否定它,因为它既得其神韵,又不着边际,你没法否定它。当然,如果你想把它定性化,用几条几款来定性解释何谓“豪放飘逸”,你这几条就有被否定的危险,但豪放飘逸本身是无此危险的。


然而,西人的认识和定性既展示了一幅不断否定的热闹场面,又显出不断深入的超越气象。


注释


[1]《诗学·诗艺》,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