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序章 新生推理爱好会新生ミス愛

照烧鲭鱼才是本格推理。


我凝视着前方的那个人,如此确信道。


这里是关西圈有名的私立大学神红大学。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校园里最大的学生食堂——中央联合食堂。


宽敞的食堂四面用玻璃墙围起来,颜色明亮的木纹天花板搭配同色系桌椅。此时上午的课程即将结束,刚才还稍显空阔的室内,如今渐渐坐满了学生。


我坐在角落的座位上躲避嘈杂,同时忙着消化自己的课题。不过从刚才开始,我就停下了动作,目不转睛地盯着点餐台附近那个拿着托盘的学生。


那是个小个子的女生,脸上稚气未脱,可能跟我一样是一年级学生。带着点栗色的头发剪成齐肩长,服装和面容都不出挑。要是跟她在校内擦肩而过,我一定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吧。那个不知名的女生在等候自己点的菜时,去旁边的区域拿了米饭和味噌汤。


那么,她究竟点了什么菜呢?我迅速展开了推理。


她拿了米饭,首先应该能排除盖浇饭,还有意面和比萨这种高碳水的西餐。同样,拉面和乌冬也可以排除。还有别的信息吗?


她正对的餐柜里放着沙拉和煮物这类装了小菜的碟子,可她并没有伸手去拿的意思。很难想象一个年轻女性会完全不摄取蔬菜,所以她点的东西里面应该含有蔬菜。如此一来,大概可以排除炸猪排和汉堡肉这类以肉为主的菜品了。


那么,她点的可能就是炒蔬菜或生姜煎肉片这种菜,要么就是主菜加配菜的每日套餐。最应该注意的是价格。单品菜属于大份菜肴,更偏向于运动社团成员或男学生,因为量多,所以价格高达五百日元。再加上六十日元的米饭和三十日元的味噌汤,那就要将近六百了。这跟一个女学生的中午饭印象不太相符,就算她是运动社团的成员,也不太可能在有课的工作日上午就做了剧烈运动。与之相对,每日套餐加上米饭和味噌汤也只要四百三十日元,非常实惠。


我看了一眼每日套餐的内容,可以从豆腐汉堡肉和照烧鲭鱼里选择一样,两者各有搭配的蔬菜。嗯,应该是女生会选的菜单。


那么,她会选择豆腐汉堡肉还是照烧鲭鱼呢?比较受女性欢迎的是低热量的豆腐汉堡肉,还是——


“嗯?”


我眼看着她走到餐具区拿了一双筷子,并没有去碰刀叉。那么就不是豆腐汉堡肉了吗?


不,等等。豆腐汉堡肉也能用筷子来吃。在食堂里用刀叉应该更少见吧。


二选一的问题让我犹豫了一会儿,紧接着我想起她刚才去拿了味噌汤。味噌汤里应该有豆腐了,再怎么讲究健康,也不至于选都含有豆腐的菜吧?


肯定是照烧鲭鱼!只要她是个思考回路倾向常人的人。


我满足于自己得出的结论,淡定地等待结果。


她在前台拿了自己点的菜,朝这边走了过来。她盘子上究竟是什么呢?


用褐色液体调味,冒着白色热气——


炒面。


我呆滞地看着她经过后的背影。


不,我确实知道。我知道以大阪为中心的这片地区深深扎根着用碳水化合物配米饭吃的文化,只是东北出身的我难以理解。走在大街上,也总能看到炒面定食或大阪烧定食这样的套餐。


可是,没想到那个乍一看很老实的女生,竟会是个重口味的关西人。


我一时间沉浸在挫败感中不能自拔。


“总是很不顺利啊。”


我等了许久也没等到那句话,只好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了出来。


就在我忙着体会败北的余味时,依旧有学生不断从食堂入口拥进来。有的人选择靠窗风景好的座位,有人为朋友占了餐桌的一个角落。相信再过一会儿,又会有很多学生抱着托盘寻找空位等人吧。我快速收拾了摊在桌上的笔记本和文具,在午间真正的喧嚣开始之前离开了座位。


我已经有段时间没在食堂吃午饭了。


因为那会让我意识到,曾经每天坐在我对面的人,如今再也见不到了。我无法忍受食堂里的人都对他的不在毫无感觉这个事实。


回过头,我发现刚刚离开的座位上多了一对亲密的男女。他们仿佛在说这里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于是我快步离开了。


外面是和煦的晴日,走在校园里的学生却都合上了外套前襟,缩着脖子。时间已经是十一月,这个国度正在被一点点拖进隆冬。


“差不多到时间了啊。”


我逆着走向食堂的人潮,拿出手机准备完成惯常的工作。拨号记录上排列着一长串相同的号码,我今天也把那个号码点了一下。单调的铃声响起,我静静地等待。


大约十秒后,铃声中断了,又过了仿佛跟巴西时差一样长的时间,我才终于听到一个极为怠惰的声音:“……你呜啊好。”


我像航空管制官一样冷静地说。


“比留子同学,你起床没?要是再不出门,就赶不上下午的课了。”


电话另一头传来身体在被褥里懒懒翻滚的声音。


“起不来。”


声音比刚才还模糊了。


可恶,她把棉被盖上了。


“你今天要上的《近代宗教学》,不是再翘几次就拿不到学分了吗?”


“叶村让君。所谓幸福,即使不被时间追赶着去寻找,也会意外出现在自己手边啊……”


“那不叫幸福,叫堕落。堕——落——”


“你好过分……”


确定已经给她造成了适度的精神打击后,我毫不客气地挂了电话。这种事早就习以为常了。


下午的课结束后,我到了常去的店里。从大学到最近车站的林荫路上全是便利店、饮食店和面向学生的出租房,平时热闹得很。不过从正门出去往右拐,就是一片安静的住宅区。


沿着那条路一直走,碰到第一个小十字路口,角落上的混居楼房一层就是我常去的咖啡店。这里总有客人来来去去,但绝不会坐满,是个很不可思议的店。


我像平时一样在四人座上坐下,脸熟的服务生见我点了与季节不符的奶油苏打,丝毫没有露出疑问的神色。


我独自啜饮了一会儿奶油苏打,正好在快喝完的时候,门口的铃响了。单从踩在木板上的脚步声,我便知道那是我在等的人。于是我回过头去。


“呀,叶村君。”


那个娇小的美女叠好披在身上的秋大衣,搭在椅背上,在我对面坐了下来,然后微微一笑。她的声音澄澈而肃穆,让人联想到高级木管乐器。我感到周围客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


谁也想象不到,这个美女竟埋头大睡到中午,还对着电话说“你呜啊好”。


剑崎比留子。跟我一样是神红大学的学生,在文学系就读,比我大一岁,目前二年级。她是除我以外唯一的推理爱好会会员。


“我就来杯咖啡吧。叶村君喝可可对吧?”


比留子同学并没有提及桌子一角的空杯,直接加了几样东西。她知道在这个座位上点一杯奶油苏打是我很重视的习惯。


我今年夏天跟比留子同学结识,地点就是这个咖啡店。


当时我有个大两岁的前辈,他叫明智恭介,是推理爱好会的创立者。我们两个正在絮絮叨叨地讨论暑假活动时,她就现身了。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比留子同学代替明智前辈成了推理爱好会的成员,使推理爱好会重新出发了。


我还在上一年级,却继承了会长的头衔,心中自然非常紧张。但与此同时,我也感觉跟比留子同学在一起应该会很顺利。


然而事与愿违。


新生的推理爱好会定在每周二和周五的午休时间和放学后进行活动,没想到,第一次活动比留子同学就翘掉了。


我等了好久,终于忍不住打电话过去,发现午休都快结束了,她竟然还缩在被窝里。原来比留子同学平时是个讲究打扮的良家大小姐,私底下却是个重度的赖床患者。


我再一打听,发现她因为赖床的毛病已经翘了很多课,从去年开始足足被扣了三个科目的学分,正在面临留级的危机。我就觉得在学校里总见不到她,没想到竟是因为这个!


“可是你暑假集训不是起得很积极嘛。”


被我这么一问,比留子同学不高兴地瞪了我一眼。


“拜托,我就算再怎么怠惰,在‘那种情况’下也没有这么粗的神经去赖床。”


那倒也是。


“要是留级了,我们就是同级生了。”


“你这人说话竟意外露骨啊。”


比留子同学好像并不是在打趣,还烦恼地摆弄起了黑发的发梢。但过了一会儿,她的表情突然明亮起来,像是想到了好主意一样双手一拍,说出了那句“名台词”。


“叶村君,我们做个交易吧。”


如此这般,我就放弃了午休的爱好会活动,开始像个经纪人一样记录了比留子同学的课程表,打电话把她叫醒以免迟到。作为交换,她会在放学后请我喝饮料,这个交易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之所以赖床,还不是为了解决你提出的课题。”


比留子同学拿出了两本文库本。那分别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横沟正史这两位日本国外和国内的推理巨匠的作品,我前几天借给她看了。


她有着连警察都很看好的推理能力,还获得过协助警方破案的荣誉勋章,然而几乎没有读过推理作品。于是,我就为比留子同学准备了合适的书籍,并在她阅读后交换感想。这也成了推理爱好会的主要活动。


奇怪的是,她在真实的案发现场明明可以从非常琐碎的线索中轻易看破真相,但是换成虚构的推理小说,往往变得不堪一击。


尤其是叙述性诡计这种并非登场人物,而是作者针对读者设下的诡计,她特别容易上钩,每次我都会收到一封毫不客气的手机邮件:


“看完。气死。”


这次她好像也被克里斯蒂的某部名作玩弄于股掌之中,竖起了美丽的眉毛,气愤地说:


“我看的时候这么担心,到最后却告诉我你被骗了,只管笑就好。推理小说全是坏心眼!”


就算撕了我的嘴,我也不会告诉她,就是因为想看她这个表情,我才选了那部作品。


“关键在于俯瞰啊。要是过于融入故事,就会上钩。”


我满不在乎地说着,含了一口甜滋滋的可可。


真平静。


跟漂亮的前辈隔着一张小桌子,尽情谈论推理小说。我恐怕正在享受理想的大学生活吧。可是——


好痛。


每次我想沉浸在平静的时光中,脑袋就会蹿过一阵剧痛,仿佛在告诉我,刺穿前额的冰冷长枪,至今仍留在那里。


啊,没错。


那个夺走了许多东西的夏天。凶手被查明,事件有了结论,我苟活下来了。然而,我最想知道的真相——成为事件起因的组织却依旧在云里雾中。一度被我们热议的话题,最近可以说是毫无进展,随着一篇又一篇无言的报告,渐渐在这个座位上失去了立足之地。仿佛在说,那只是酷暑中生出的可怕幻觉罢了。


被推到桌子一角的空杯里,传来了冰块融化碰撞的清脆响声。


这样磨人的日子,或许会永远持续下去。


“这说不定是个很大的线索。”


下一个活动日,我在同样的座位上拿出了这本杂志。


比留子同学刚坐下,举起一只手正要点饮料,似乎察觉到我这副兴奋的样子有点异样,就把手放下来看向了杂志。


“《月刊亚特兰蒂斯》?”


杂志封面上画着滚滚乌云,底下是貌似巴别塔的建筑物,印满了奇奇怪怪的标题,比如《惊异写真?!霞浦的巨龙》《真实存在的三首隧道的诅咒》《政府推进的信长复活计划》。


这本月刊主要汇集了UFO、神秘现象、都市传说等灵异或神秘学相关题材,在爱好者中间享有很高的名气。虽然十分小众,不过刊物已有将近四十年历史,电视的灵异特别节目上也总能看见杂志总编出场。比留子同学抬起视线,希望得到解释。


“我今天从选了同一门课的同学那里听到了让人很感兴趣的事情。”


我跟那个同学平时没什么交流,而他好像碰巧目击到我这个在班上没什么女人缘(其实连朋友都很少)的人在店里跟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大美女关系亲密,便主动找上来搭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