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我好像触发了什么奇怪的开关。之前我已经隐约有点感觉,看来狮狮田果然是个骨灰级的推理迷。


“没关系,泄就泄呗。”


王寺兴致缺缺地说了一句。


“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礼节问题。”


狮狮田坚决不让步。我为了回到正题,故意提高了音量。


“总而言之,比喻就是经常被应用在连续杀人中的手法。通常的做法是在现场留下让人联想到被害者姓名、当地传说或童谣等内容的东西。最为单纯的目的,就是暗示凶手身份,或是对目标传达某种信息。”


拿现在的情况来说,就是刚才比留子同学提到的,有可能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先见的预言,令我们心中产生“还要再死两个人,下一个或许就是我”的恐惧。


但是比留子同学却一脸不信服的表情。


“如果那是一种信息,那也太迂回了。我觉得应该有更好懂的方法啊。难道不会是出于其他目的吗?”


“呃,比如着重强调人们的死因是预言这种超常的东西,以此来摆脱嫌疑?”


“凶手都使用毒药了,这还坚称超常现象,完全是矛盾的行为。”


比留子同学马上否定了我的说法。


“那是为了诱导我们,这个说法怎么样?人偶没了就要死人。凶手先给我们植入这样的印象,今后一旦有人偶消失,我们就会误以为死人了,从而按照凶手的诱导展开行动。”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这个比喻要在后面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还有吗?”


为了回应她的追问,我又在脑海中列出了几部推理作品,然而还是找不到完全符合现状的解释,最后忍不住酸溜溜地说:


“这怎么说啊。如果是推理小说,有可能是跟第一起事件毫无关系的人趁机犯罪,有可能是为了掩饰凶行导致的不自然情况,也有可能是为了隐瞒死者之间缺失的环节(missing-link),有好多种呢。”


“缺失的环节!”


比留子同学两眼放光,王寺则仰天长叹。


“饶了我吧,怎么又有听不懂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