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与“革命”两种政治思维的根据
人类对其过去、对其现存的秩序和事物,不管如何都持有某种立场,如果列出这些立场,简单说应该有三种:一种是以守护过去和传统为主的保守的立场,它的极致是拒绝对过去和传统做任何改变,这种立场一般称为保守主义;另一种是与之激烈对立的反叛已往和传统、从根本上颠覆现存事物和秩序的立场,并相信通过剧烈的变革(往往是通过暴力手段)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激进主义的立场;常常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对传统和已有秩序既不保守也不激进的渐进改革的立场。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过程中,这三种立场虽因时空的变化而有中心转移的情形,但整体上说它们交叉地、错综复杂地存在着。第一种立场的代表人物,可以列出王先谦、梁鼎芬、辜鸿铭等。如辜鸿铭对过去和传统的维护是彻底和坚定不移的,他虽然曾任职于张之洞的幕府,但他对张之洞的洋务政策也加以批评,认为张之洞是向西方的物质主义让步。他对“改良”一词批评说,“改良”这个词本身就不通,既然“良”了,还要“改”什么,难道要“改良从娼”吗?第二种立场的代表人物,可以列出政治上的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五四前后文化上激烈反传统的一些人物。第三种立场的代表人物如严复、康有为、章士钊、杜亚泉等则是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渐进改革主义者。但是,介于保守和激进立场之间的第三种渐进改革主义立场,往往受到左右两边的抨击,左的激进派认为它是保守的,右的保守派认为它是激进的。但是作为一种区别于左右的第三种的渐进立场,它无疑是存在的。因此,如果运用保守和激进的二分法,就容易掩盖甚至埋没第三种渐进改革的立场,并且把实际上更为复杂的历史做了不适当的简化。准确而论,中国近代实际上存在着“保守”—“渐进”—“激进”的三元或多元立场,而且在每一种立场中,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如在激进的革命立场中,就有共和革命派、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区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少差别。基于此,当观察中国近代历史中人们对传统和现存秩序的立场时,我们就应该既要立体地看待它们,也要流动地看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