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暮秋到1997年阳春,空气沉滞,时间从我浊重而不断出故障的身体中流过,我听见来自体内的生命机器咔咔作响的磨损声,手中的笔仿佛犁铧,沉重但无所顾忌地划过这片土地,零乱的、被打开的书本与文字窃语着、逃遁着、拥挤着,一片狼藉。
我坐在文化东路旁边一座“筒子楼”中最狭小的一间宿舍里,虚构着我心中的一部《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的历史,看见一个个逝去的岁月和舞蹈在已渺然远逝的烟尘中的一串串人物与景象,在不断的困惑和犹疑中,强行地,用“暴力”把他们打入我所设置的框架和囹圄之中,我既感到有一种“指点江山”、“创造历史”的快意,又有一种因自己的虚弱而不能驾驭历史的惶恐,更有一种伪造和虚构历史的犯罪感。
我浮游在我自己虚构的时间之水中。我听见历史之门在风中咣然作响。我在不断的怀疑中进行着我的工作。历史是什么?谁能复原历史?都在写历史,但谁又真正接近过历史?所有的文字都只是文字,是它的驱遣者的“修辞想象”,而真正的历史仍然隐在暗处。
历史是一团烟,历史是一个黑洞,历史是一缕逝去的风,是一个个死去的肉体和大脑,一个个无法解开的谜,但历史又活在人们的心中,流在我们的血液里。因此,我们不应是历史的“不可知论”者,我相信一定会有通向它的桥梁,会有映现它的踪迹的微弱的记忆与思想之光,尽管当它们显现为文字时,与存在的历史已相去甚远。
我们要由衷地赞美和感谢,我们能够站在今天的位置和处境中。那些可尊敬的前驱们。在一个世纪里的苦苦寻觅和探求,在注定了的悲剧中组成了感人的歌队。从最荒凉和黑暗的山谷中,他们攀缘而上,书写了旧貌换新颜的中国人的当代蓝图。在峭壁上,在裂谷里,他们面对现代化的痛切期待和不容置疑的民族自尊的执拗情感,寻找、犹疑、自我分裂,把一团团热望与激情倾注在一个乌托邦的深渊之中。他们正确,他们错误,他们功绩卓著,他们徒劳无益,他们一次次误入险途又被逐至绝境,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探险,才使我们站在今天,这个世纪末的门槛上,看见了这条血色斑斑的足迹,和曾经波澜壮阔的洪流。
当我要让这一切在我的笔下成为一片风景时,我选择了“思潮”,我知道这将招致谨严者的诘疑,因为我没有像过去的一些学者那样只限于对文学批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的描述和评议,而是更加宽泛地把它作为当代文学主导的“流向”来审视,我参照了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那样的写作模式,尽量让动态的历史流向得到一个粗略的映现,尽管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还远不能令人满意,更比不上勃氏那样的波澜壮阔和情采飞动。
但我要说,我所涉笔的这个方位和空间,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和最宝贵的文学记忆,“先锋文学思潮”,它像拓荒者和探险者,在我们的时代经历了一番悲壮而光荣的行走,最终领我们的文学走出了重重的遮障。回首逝去的岁月,我们已在迷惘和迟疑中日渐向上,尽管道路越来越窄狭、分散和崎岖,尽管我们也有不时感到某种“向下的行走”中的懊悔,但毕竟我们已摆脱了旧日的自我捆绑,而拥有了多元和开放。历史将记住这个过程,并应在今天发出它的回响,就像我在开篇所引的诗人骆一禾的诗句那样。
我知道,我的“削足适履”的工作也许是不受欢迎的,我以那样几个名词来命名先锋文学思潮的不同阶段或流向,或许给人以浮华或“篡改”历史的印象,有时它们严重地缺乏实证的根据,但我总想,对于从事文学行当的人们来说,重要的是“神会”,只要它内里给人以通透的灵犀,只要它接近一种形而上的经验。况且,每一个文本都离不开它自己的“修辞想象”,我就把我的笨拙的想象当作我自己记忆的某种完成和实现吧,我期待着人们的批评和匡正。
这本书将是我的第二个独立产出的“孩子”,我虔诚地将它和我的第一本书《境遇与策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逻辑》一起作为牺牲献祭,献给为了这个世纪中国文学进步而奋斗的人们,献给挟带着匆匆岁月的就要远逝的风声。
衷心感谢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朋友们,他们在今日推助我这样一本注定要赔钱的书出版,令人感动。面对他们长期以来高质量的出版要求与信誉,我只有竭尽全力,力图让我的工作不至于太糟。同时也衷心感谢我的师友们,特别是业师朱德发教授和一直给予我关怀的蒋心焕教授,没有他们的激励和帮助,这本书同样也难以面世。
张清华
1997年暮春,于济南舜耕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