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1997年下半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屈指算来已经整整十六年的时间了。十六年中,它的踪迹由微弱到更渐微弱,以至于几近湮灭。甫一出版之时,它还被数家重点高校列为博士与硕士生的参考书目,也曾得到业内前辈或同仁的鼓励与褒奖;十年前,它间或还能从一些年轻人的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出现;而现在则几乎难觅其踪了。偶尔有朋友或读者来电或来函索要,也偶尔会有读者从旧书堆中将其找出,但总是因为所存稀少,而难以见诸需要者的案头。而近年来断续出现的关于先锋文学的研究新著,就要将其彻底遮覆和掩埋了。
这便是它需要再版的缘由了。毕竟历史是需要尊重的,任何研究都有一个自然生长的谱系,当年我从陈晓明所著的《无边的挑战》中获得启示,又因为阅读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所产生的“想象剩余”,而萌生了为“先锋文学”写一本书的冲动,想来确乎有初生之犊的冒失。但年轻真好,一种懵懂的激情促使我用了蛇吞象式的贪婪和不自量力,硬是写出了这些缺陷很多、却也有闪光处的文字。十几年后我再次打开它,不免有五味交杂之感,既羞赧于年轻时的轻狂,耳热于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野心,同时也感动于自己那时的苦心孤诣和孜孜以求,居然能够以漏洞百出的见识和孱弱不堪的学养,勉力将其完成。如今再看,虽觉得那时也有材料上的欠缺与匮乏,更有理解与能力上的浅尝辄止,但其大体格局竟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止许多细部的讨论并未颠覆,甚至历史的沉淀还越来越夯实了其中的某些论述。便是结尾出我所“预言”的“先锋文学思潮的分裂与逆变”,也早已被后续文学的历史所证明。
我当然没有资格对自己这点文字洋洋自得。之所以说这些,是要提醒读者,在十六年的过去之后再看它们,须要考虑到写作者那时的心境和处境,要注意到作者对于来自历史本身的压抑的反抗。所谓“90年代”,所谓“历史化”,不止是说文学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应该包含了那时的现实环境与精神氛围,包含了那时的文学研究与批评实践本身。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与情愫暗含其中,相信这本书中不会有一种“气息”,一种奇怪的“诗情”。而这种来自历史本身的诗情,确乎对于笔者有莫大的帮助。某种意义上是它帮助了我在理论上的不足,帮助了我那时还相当幼稚的理性与判断力。对于读者来说,我所希望的是,他们能够体验到这种与历史同在、与现实交织的置身其间和参与其中的态度——我没有同我的论述对象保持“学术的距离”,而是坚决地与他们站在了一起。
十六年过去,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和现实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不止世纪之交以来它出现了更深刻的分化与衰变,便是那些昔年的“先锋派”,如今已比这本书的作者更早地迈进了人生的中年,甚至老年。曾经的先锋已经不再,有人已变成了有产者的代言人,有人也早已占上了“作家富豪榜”的头榜,曾经的文体试验与思想冒险,在今天也已经变成了形形色色的成熟与老到……当然,或许还有人怀抱着人文主义的精神理想与写作姿态,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早已不再是昔日的他们。
这是最令人感慨叹息的一点。不过,想想似乎也没有关系,谁也不能永远充当“时代的先锋”,每代人都是“历史的中间物”——无论是鲁迅,还是当代曾经的先锋派,总有那么一天他们会从异端变为正统,从边缘变为主流,从无名青年变成文界权威——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历史的自动逻辑。因此,我对于书中所写到的人,这些曾经的先驱或者曾经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创造者们,如今已然抱有纯洁的敬意,即便他们早已悖逆了昔年的自己,我也不会苛责他们,因为说到底,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除了早已作古死于纯洁的青年时代的海子。
我们唯一应该注意的,便是谈论先锋、先锋文学及其思潮的语境的变迁。沧海桑田,如不能感受这种荒诞,我们从中概括和得到的“知识”,或许就是将死和虚假的东西。
最后要向读者说明的是,在初版中有许多材料的错讹,包括引据出处的不周详与不严谨之处,在修订版中我都尽量做了修改和调整,在此一并向朋友们致歉,希望此次瑕疵能够少些。关于参考文献,因为在书中都做了注明,就不再在末尾处罗列了。书中的绝大部分观点基本保持了原貌,只有少部分说法做了调整。整体上,本书保持了原有的风格与面貌,一方面是尊重历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获得读者的信任:相信它是笔者十六年前的文字,可以在先锋文学研究的历史上有一个较早的“时间定位”。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朋友们,他们不计得失致力于学术事业的态度令人感佩;感谢许多读者朋友们,这么多年还会惦记着这本微不足道的小书,着实令人感动不已。
2013年3月12日,于北京清河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