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个人研究兴趣从现代文学转向当代文学后的第一本书。写作的时候还很年轻,对研究对象充满激情和喜爱,行文难免主观溢美之词,夸赞有余,鼓吹有余,冷静沉淀不足,自然留下了诸多遗憾。可以说,出版之后,一直就期待着有修订再版的机会。
非常感谢青年作家刘汀,两年前,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时,主动联系我修订再版这本书。我当然大喜过望,并与他立即签订了合同。但遗憾的是,签下合同后,我就被组织派到西安挂职锻炼,修订的事就耽搁下来了。等两年后回到北京,发现刘汀已经离职了,我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刘汀的热情,同时也以为修订再版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可能不会继续下去了。没想到,5月份,我又接到了周莹女士的电话,她说,她接手刘汀的合同,希望我尽快完成修订工作。这真给了我意外之喜,立即着手开始修订工作。
对于本书的修订,总的原则还是尊重原书原貌,基本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观点都不变,只在微观和局部做一些调整和修订,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文字上的“硬伤”进行订正。因为本书当初出版的时候正是我从江苏往山东调动工作的时候,排版和校对时的一些错误,包括一些错别字和不准确的表述,因为自己校得匆忙,当时没能发现,这次重新进行了校改。
二是,对一些观点进行了完善和修正。比如,综论部分,对新潮小说观念、母题、叙事风格的论述进行了重新调整,改正了一些明显有失偏颇的观点。同时,作家论部分也补充了叶兆言、毕飞宇两个代表性的作家。
三是,对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地方进行了纠正。写作本书的时候,因本人同时还在扬州大学讲授当代文学课,故而有些章节就是同步进行课堂讲授的讲稿。因为讲课时间的关系,涉及的有些内容在讲课的时候研究还不能同步跟上,因此讲稿就会不时参照相关学人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他们对某些作品的分析、他们的学术观点会成为课堂讲授和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讲稿,这些介绍多是采取间接引用和参阅的方式,注释只是注明参阅某文某著作,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直接引用和页码标注。这种方式作为讲稿当然是可以的,但作为学术著作就不符合学术规范。当初在成书出版的时候,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奔波于南北几个城市之间,未有时间和心情认真审校,这类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和修正。虽然我在发现这点后随即向诸位学界朋友作了专门说明,他们对此也都表示谅解,但我内心终究还是很不安的。这次,有机会对这方面的欠缺做认真的弥补和纠正,既可反省自己的不足,也可使我再次对诸位师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年轻时的书,毕竟有着青春浮躁的痕迹,虽是一段难忘的人生回忆和记录,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终究是掩藏不住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难免过时,难免武断,甚至是完全错误和站不住脚的。作为一面镜子,它既可以照亮过去,也可以启示未来。无论如何,文学没有错,对文学的热情没有错,只有不断地反省自我、超越自我,我们才会与文学一同进步。
是为后记。
2016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