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所谓分析伦理学
在《事实与价值》一书的前言中,史蒂文森对伦理学作了这样的概述,他认为,伦理学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描述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研究道德实践及在这样或那样的人们中间已经流行的各种确信,因而也研究已为人们含蓄地或明确地考虑到的善、应尽等等”〔268〕。在这一范围内,其他社会科学家(如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的研究要远远超出哲学家本身的功夫。第二种是“规范的”伦理学。“它寻求获得关于这样或那样的律令的结论,……而且它常常(尽管并非永远)企图在一般的原则下,诸如在边沁和密尔的最大多数幸福原则或康德的绝对命令下,将那些结论系统化。”〔269〕规范伦理学与描述伦理学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前者立足于为人们提供各种一般的伦理原则;后者则立足于对既有的道德现象(行为、意识等)的经验描述。第三种是所谓“分析的”伦理学,或称之为“元伦理学”、“批判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以划分规范伦理学问题及其术语的意向,尤其是以考察各种可以支持其结论的理由的意向来概观(surveys)规范伦理学”〔270〕。因此,亦可把分析伦理学称之为关于规范伦理学的分析,即“元规范伦理学”(metanormative-ethics)。
元伦理学的基本性质是分析的,它的基本内容由三个问题所组成:首先是分析我们做出规范伦理学结论的理由或根据何在?史蒂文森认为,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与它相关的还有两个问题,这就是第二,如何把规范伦理学问题的意义与科学问题区别开来?第三,如何把伦理学的关键性术语、语词和科学的语词区分开来?这三个问题“构成了分析伦理学的重大部分”〔271〕,也成为了史蒂文森伦理思想的三个相关主题。
首先,要分析规范伦理学结论的理由和根据,就必须先弄清楚伦理学问题的产生缘由。史蒂文森认为,伦理学问题最初产生于关于“什么是善”或“什么选择更有价值”这样一些问题之中。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本身,又不能不先弄清楚伦理学的基本定义及构成伦理学定义表述的各种关键性语词及其意味。这就必须要涉及语言,特别是道德语言的复杂性。传统的伦理学似乎都只是停留在规范伦理学层次,满足于制定和寻求各种普遍的一般伦理原则、规范和结论,表现出对伦理学中的语言问题的天生迟钝。比如说,传统的兴趣理论(霍布斯、功利主义等等)往往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规定善及价值选择等伦理学根本问题。事实上,对善的定义必定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人们对对象(人或事物)的善性质一定存在着各种分歧,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第二,任何善的意义必须具有吸引力或“磁性”;第三,由于人们对善的理解和感受存在着各种分歧,因此,解决伦理学上的分歧不一定只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的,也就是说,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对于伦理学问题的消解是有限的。传统规范伦理学(如自然主义)的困难在于把伦理学的判断与科学陈述同一化的企图和这种企图的不可能性。〔272〕
在史蒂文森看来,规范伦理学依赖于科学知识,但它本身并不构成知识,因为“科学的方法并不能保证在所谓规范科学中具有它们在自然科学中的那样确定的作用”。由此可以结论:“规范伦理学不是任何科学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心理学”,“它是从所有的科学中引出的,但是,一个道德学家的特殊目的——即改变态度的目的——是一种活动,而不是知识,它不属于科学的范围。科学可以研究活动,可以间接地有助于接近活动,但它与这种活动并不同一”〔273〕。在这里,史蒂文森采取了与石里克不同的观点,他不仅否认了规范伦理学作为知识的可能,而且也否认了把规范伦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做法。这无疑有正确的一面。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无论是否承认规范伦理学的科学性,决不能将规范伦理学与心理学混淆起来。但另一方面,史蒂文森把规范伦理学视作一种活动,而不能作为一门知识,这不过是重复现代元伦理学的一般原则而已,其目的在于,进一步确定“分析伦理学”对规范伦理学的优越地位。
规范伦理学之所以不能成为科学,关键在于它无法解释人们在伦理判断中的各种分歧,更无法洞察到伦理判断的语句、语词的具体意味。在史蒂文森看来,分析伦理学所从事的恰恰是规范伦理学所没有、也不可能从事的工作:分析伦理判断、判断构成形式的意义等问题,这也就是对规范伦理学之结论的根据、理由及其与此相关的规范伦理学的意义和科学问题的区别的分析,就是对构成伦理判断之语句、语词等要素的分析。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它对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规范,而各种伦理学判断都具有一种“伪命令”的力量,其目的是通过判断的语气、情感、手势等形式去影响所判断的对象,并对其加以修正。传统的兴趣理论就是其典型表现。但是,它的工作只是一种心理的描述和影响,无法真正解决人们在价值判断中所产生的种种分歧,因而无法给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什么新的东西。分析伦理学却恰恰相反,它立足于中立的立场,辨析着人们表达各种价值判断的语言形式,从而发现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特征、意味和差异,使伦理学能够成为给人们提供道德生活的知识科学。所以,史蒂文森把他的分析伦理学与传统兴趣理论的区别称之为“描述一片沙漠与灌溉这片沙漠之间的区别”〔274〕。其本意就在于贬低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科学性和实际价值,确证分析伦理学的科学意义,从而为自己建立系统的分析伦理学体系开辟道路。
8.2.2 伦理学中的分歧与一致
分析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伦理语词、语句的分析,而澄清伦理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分歧的事实是从事这一分析的前提。史蒂文森以前的道德情感论者也都看到了人们在伦理判断上的矛盾现象,并依据这一点来证明伦理学不能成为科学和伦理价值本身的主观情感意义和相对性。但是,这些矛盾现象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内容和根源又是什么?如此等等,都一直是一个时有论及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这种研究的缺乏,产生了情感主义伦理学内部的认识主义和非认识主义的分歧。因为这种问题的悬而未决,使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主张者们总是蔽于一些经验情感的现象之幕而无从洞穿,找不到解释这种矛盾及解决它们的理论方式。史蒂文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理论矛盾,并力图加以解决。
在史蒂文森看来,我们并不能把人们在价值判断上产生的种种分歧都诉诸个人的情感差异,这当然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但决不是唯一的方面。事实上,这些伦理分歧具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性,换句话说,有些伦理学中的分歧是情感方面的,有的则不是情感方面的。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两种分歧理论,这就是所谓“信念上的分歧”(the disagreement in beliefs)与“态度上的分歧”(the disagreement in attitudes),并把这两种分歧作为伦理分歧的基本类型。
什么是信念上的分歧和态度上的分歧?史蒂文森解释说,在某种情形下,“一个人相信P是答案,另一个人则相信非P或某种与P不相容的命题才是答案。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方都为自己的观点提出某种方式的论据,或者是依照进一步的信息来修正其证据,让我们把这叫做‘信念上的分歧’”〔275〕。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可能与这种分歧截然不同,我们也可以同样贴切地称之为‘分歧’。它们包含着一种对立面,有时是暂时的、缓和的,有时是强烈的,它们不属于信念,而是属于态度——这就是说属于一种相反对的目的、抱负、要求、偏爱、欲望等等”。这即是所谓“态度上的分歧”〔276〕。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伦理分歧,即态度上的信念分歧,它是“一种特别类型的信念分歧”,这种分歧并“不意味着一种说话者们的相反态度,而是意味着他们指向态度的信念的某种对立”〔277〕。总而言之,信念上的分歧是人们在认识观念和判断确信上的分歧,它既具有一般的认识判断意义,也体现在伦理判断之中。态度上的分歧则直接显露出人们在价值判断中的感情、倾向、偏爱和欲望等方面的差异,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活动领域。两者间的含义不同,其意义指称也不一样。
但是,两种分歧也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着的。史蒂文森指出,人人之间的伦理分歧常常不只是某一个方面的,而是在态度和信念上都有着分歧。一方面,“我们的态度常常影响着我们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的信念也常常影响着我们的态度”。史蒂文森把态度与信念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称之为两者间的“因果性联系”。并指出,这种因果性联系不仅是“密切的”,而且也是“相互的”。问题在于,当它们同时发生并相互影响时,其中必有一种是居支配地位的。〔278〕为了进一步阐明两种分歧的相互关系,史蒂文森还作了以下几点论证。
首先,两种分歧之关系的性质是事实性的(factual),而不是逻辑的。分歧的存在说明人们之间实际存在着不同的判断、认识和态度等。而在此情况中,人们不可能在态度上一致的情况下出现信念上的分歧,或者是在信念一致的时候出现态度上的分歧。“共合的态度”(convergent attitudes)与信念上的一致相联系,态度上的分歧总是与信念上的分歧相辅相成。这是事实,而不是逻辑的可能性。在逻辑上,我们可以设想人们在没有信念分歧的情况下产生态度上的分歧,或者是相反,但事实上却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史蒂文森说:“这两种分歧不论何时发生,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总是事实的,而不是逻辑的。就逻辑的可能性来考察,可能在没有态度上的分歧的情况下存在信念上的分歧;因为即令一种论点必定总是被引发的,在此程度上也含着态度,也不能必然得出依附着相反信念的态度本身也必定是相反的。……同样,在没有信念上的分歧的情况下可以存在态度上的分歧。也许每一种态度必定为某种关于其对象的信念所伴随;但是,依附于相反态度的信念不必是不相容的。”〔279〕然而,这仅仅是逻辑上的可能性,却不是事实的必然。因为,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支配着他们对该对象的态度,“信念是态度的向导”。而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又反衬或影响着他们对该对象的认识与确信。
由此便有其二,在两种分歧之间,究竟哪一种分歧更为根本?史蒂文森认为,信念上的分歧是一切态度上的分歧的根源,而态度上的分歧也留下了信念上的分歧的可能性根源。他说:“所有态度上的分歧都根植于信念上的分歧。”〔280〕这是为事实与价值、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任何非理性的因素(指态度、情感、欲望等等——作者注)都受着理性认识的制约。人们的伦理判断或陈述总离不开他们对事实的认识。也就是说,理性认识是伦理判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要改变人们的态度,首先要从改变人们的信念入手。在这一点上,史蒂文森确乎是主张一种认识主义的情感主义。他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认识(真)与价值(善)、科学与道德的统一论,这使他的伦理观更近似于罗素而悖于维特根斯坦,甚至比罗素走得更远。因为罗素毕竟认为伦理学只具有与科学相似的社会功能,却不完全具备科学的逻辑性和可证实性特征。就此而论,史蒂文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情感主义者把事实与价值、科学与道德截然割裂开来的狭隘的唯科学主义片面性。
但是,史蒂文森所奉行的决不是赖欣巴哈所批判的那种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伦理平行论”(如“美德即知识”的著名命题)〔281〕,而毋宁是一种有意淡化原有的极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温和主张。因此,他同时又指出,就伦理学而言,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态度上的分歧,这不仅因为态度上的分歧影响着信念上的分歧,而且,也因为传统的伦理思想家们更多的是“盲目强调信念上的分歧”〔282〕。况且,从方法论意义上讲,理性的方法在解决伦理分歧上是极为有限的。所以,我们决不能忽略态度上的分歧对信念上的分歧的影响,不能忽略任何非理性的方法(如情感劝告、说服乃至于宣传鼓动等)在伦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与伦理分歧相对应的是伦理学上的一致。伦理的一致不仅要求人们信念上的一致,也要求态度上的一致,而且只有在两者趋于共同一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283〕史蒂文森具体地分析了“伦理一致”(ethical agreement)的四种基本类型。
类型Ⅰ: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内在价值判断达到一致。即不论他们在关于该对象的整体价值的判断如何,只要他们一致赞同该对象的内在价值(即目的善),便在态度上趋于一致。
类型Ⅱ: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外在价值判断达到一致。即是说,当甲乙两人一致赞同某一对象X的内在价值(目的善),同时又认为另一对象Y有利于或能够导致目的善的时候,便可达到对Y对象所具有的手段善的一致赞同。
类型Ⅲ:人们赞同某一对象,但各自赞同的意义不同。也就是说,某人把该对象作为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来赞同,而另一个人则把它作为手段善(外在价值)来加以赞同。
类型Ⅳ:甲可以赞同Y是内在善的,但却无视Z,而乙则可以赞同Z是内在善的,而又无视Y。但如果他们都相信X能够导致Y和Z的话,那么,他们将会一致同意X是有外在价值的,即作为他们相互分离的目的Y和Z来说,X同时具有手段善。
为了清晰起见,史蒂文森把上述四种类型描绘成下列图式:
对于第一种类型,人们很容易理解。例如,就整个人类来说,种族保存就是每个人所共同趋求的目的,因而,人们对这一目的就可以达到一致的赞同。在道德实践中,人们对于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也是不难达到一致的,这就是第二种类型的伦理一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解释第三种类型的伦理一致。复杂的是第四种类型。例如,对于利己主义伦理学来说,每个人的利益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这就产生了一种“分离目的”(divergent-ends)的存在,如何使这些“分离目的”趋于一致,也就成了历代伦理学家们苦心探求的难题。史蒂文森认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以“共合目的”(convergent-ends)去排斥“分离目的”;也就是说不必简单地以利他主义或整体主义去排斥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关键在于从这种目的的分离中去寻求它们的一致因素,这就是人们在对于手段善或外在价值方面趋于一致,甚至是间接的在分离目的之外的一致,这就是第四种类型的伦理一致。例如,对于个人生存这一目的来说,虽然有许多直接的必要手段,但也有间接的手段。和平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对每个个人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对于和平本身所具有的外在价值上,每个人都不难达到一致。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类型的伦理一致以外,还存在两种特殊的态度一致。一种是“复杂的态度上的一致”(complex agreement in attitudes),它是指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态度并不一定是分别以前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相反,各种类型往往同时发生、相互渗透,这种同时发生又相互渗透的态度一致就叫做复杂的态度上的一致。在这种情形中,甲、乙、丙都一致赞同X,但甲与乙的一致是第一种类型的一致(即在目的善上的一致),而甲与丙或乙与丙的一致却是第三种类型的。可图示如下:
此外,还有一种类型的态度上的一致,它是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同时重叠和结合,我们可将它称之为“混合的态度一致”(mixed agreement in attitudes),其图式是:
由上可见,史蒂文森对伦理一致或态度上的一致的分析,与他有关伦理分歧的分析是相互对应的。这种分析的方式无疑超过了以前所有的情感主义者。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比他的前行者们更为丰富和系统。它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克服极端情感论,完全否认和排除道德领域中理性认识因素的片面性,以及对人们在价值判断活动中所遇到的矛盾现象的简单归结,使道德情感论与理性认识论保持某种形式上的联系,同时达到对伦理分歧的消解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史蒂文森自诩“认识主义的情感主义者”的原因所在,也表现出他的伦理学特别明显的温和倾向与调和立场。
事实上,史蒂文森也确乎较为全面地洞见到伦理学中人们的态度分歧与其知识信念分歧的“因果性联系”。他把“信念”作为“态度”的向导,说明了史蒂文森自觉地意识到了认识理性对人类实践理性的重要指导作用,这与一般地把认识与道德断然分割开来的道德情感论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同时,史蒂文森也没有因此而放弃道德情感论的基本立场,他仔细地分析了伦理分歧和一致的不同形式、内涵,特别是对态度上的分歧的分析更有特色,显示出其伦理分析的独到见解和系统性。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史蒂文森的上述分析带有十足的形式主义程序化色彩,但这种形式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道德现实内容。他关于“共合目的”与“分离目的”的分析,实质上反映出利他主义道德与利己主义道德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道德关系见解;他对目的善与手段善的一致形式和达到一致的途径的探讨,蕴藏着活生生的价值关系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是,史蒂文森的分析与分析方式比他的先行者们更为精致、圆通些,其间关于目的与手段的一致关系分析,从侧面提出了一种目的本身的层次性和多元性、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多向性关联等理论图式,不无可取之处。
〔268〕 [美]C. L. 史蒂文森著:《事实与价值》,英文版,“前言”,Ⅴ页,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63。
〔269〕 同上书,Ⅴ~Ⅵ。
〔270〕 同上书,Ⅵ页。
〔271〕 同上书,Ⅶ页。
〔272〕 参见[美]C. L. 史蒂文森著:《事实与价值》,英文版,3页。
〔273〕 同上书,8页。
〔274〕 [美]C. L. 史蒂文森著:《伦理语词的情感意义》,见[英]A. J. 艾耶尔编:《逻辑实证主义》,英文版,269页。该文亦收入《事实与价值》一书。
〔275〕 [美]C. L. 史蒂文森著:《伦理学和语言》,英文版,2页。
〔276〕 同上书,2~3页。
〔277〕 同上书,4页。
〔278〕 参见[美]C. L. 史蒂文森著:《伦理学和语言》,英文版,5页。
〔279〕 同上书,6页。
〔280〕 同上书,136页。
〔281〕 所谓“伦理-认识平行论”是赖欣巴哈对传统理性主义伦理学,特别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的一种批判性分析概念。它是指那种把“伦理学领悟认为是认识亦即知识的一个形式的理论”,即把价值领悟混同于科学认识的观点。参见赖欣巴哈著:《科学哲学的兴起》,44~45页。
〔282〕 [美]C. L. 史蒂文森著:《伦理学和语言》,英文版,8页。
〔283〕 参见上书,31页。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