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15.1 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的源与流


新托马斯主义自诞生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曼尔西埃神父首次提出“新托马斯主义”这一概念起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其复兴发展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则是其当代多元发展阶段。


在其复兴发展时期,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理论宗旨是为了应付现代西方世俗哲学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挑战,特别是战争与科学的严峻挑战,力图在新形势下光复托马斯主义。因此,这一时期的新托马斯主义主要还属于“重建”范畴,它的变化与其说表现在理论本身,不如说更多地表现在它面对社会现实状况所进行的观念调整和时代性适应能力方面。其波及范围主要是法、德、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和吉尔松(Eti-enne Gilson, 1884—1978),他们两人被称之为“20世纪最著名的两个托马斯主义者”〔176〕。此外还有:德国的布鲁格(W. Brugger)、戴姆普夫(A. Dempf)、格拉布曼(M. Grabmann)和弗利斯(J. de Vries);比利时的马利夏尔(J. Maréchal)、董得涅(A. Dondeyne);意大利的帕多凡尼(U. A. Padovani)、法布洛(C. Fabro);瑞士的鲍亨斯基(J. Bochenski)。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新托马斯主义开始扩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宗教势力再次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新托马斯主义也曾一度不太景气。


1962年,梵蒂冈教会召开了第2届“大公会议”,为现代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再一次注入强心剂。此后,新托马斯主义步入当代多元发展时期。如同许多其他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一样,这一时期的新托马斯主义思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将发展的重心从欧洲移向美国,其理论旨趣也有所变化。一些新托马斯主义哲学家结合现代西方一些新哲学思潮(如语言哲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等),对托马斯主义进行了新的补充和改造,发展出一些新的分支。一般来讲,以马里坦和吉尔松为代表的学说被称之为“存在的托马斯主义”(Existential Thomism),它是新托马斯主义最先产生的学术分支。不久又出现比利时的马利夏尔所创立的“超验的托马斯主义”(Transcendental Thomism)和弗利斯的“分析的托马斯主义”(Analytical Thomism)等分支。20世纪60年代后,局面更为繁杂,先后出现了以拉勒尔(Karl Rahner)和朗勒冈(Bernard Lonergan)为代表的“超验的新托马斯主义”;美国的克拉克(William Norris Clarke)结合存在主义、人格主义、过程哲学和超验的托马斯主义,建立了以“人际经验”为出发点的“分有的和创造的”新托马斯主义形而上学;C. 柯伦和P. J. 罗西等人也力图建立一种“神爱论”新托马斯主义。此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顿、曾任“世界天主教哲学协会联盟”主席和“美国天主教哲学协会”主席的著名伦理学史家布尔克(V. J. Bourke)等人也是较为活跃的当代新托马斯主义者。


随着新托马斯主义在欧美的迅速发展,有关新托马斯主义的研究机构、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也日渐增多。其中,美国华盛顿出版的《托马斯主义者》(The Thomist)较为著名,这份“神学和哲学评论季刊”尤以注重道德问题而著名。近百年来,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家们对一些重大道德或宗教伦理问题进行了重新讨论,依布尔克的概观,20世纪内这种讨论至少涉及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他将其概述为“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的五次大论战”。这一概述基本反映了该派伦理学现代发展轨迹,兹转述如次:


布尔克认为,第一次争论是关于“严格的哲学伦理学的独立性”问题;第二次争论是关于“公益(bonum commune)之于个人利益的相对重要性”问题;第三次争论是关于“人的最终目的”的问题;第四次争论是关于“伦理判断的结果之作用”问题;第五次争论是关于“是否任何一般的道德规则都具有绝对强制性的问题”。布尔克还强调指出,这五次争论对于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177〕


从新托马斯主义近百年来的争论重点来看,它的变换几乎涉及宗教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社会实际生活、科学等各个方面。从综合的和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马里坦的“存在的托马斯主义”在理论形式和观点上较为系统和典型。因此,我们在本章中将集中讨论马里坦的宗教伦理学,以期对现代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作一个典型来解剖。




〔172〕 转引自[美]J. P. 德马科、R. M. 福克斯编:《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69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173〕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4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74〕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友爱、勇敢、节制是人的四种基本德性。


〔175〕 [比利时]D. 曼尔西埃著:《19世纪哲学的总结》,见车铭洲编著:《现代西方哲学源流》,216页,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176〕 [美]J. P. 德马科、R. M. 福克斯编:《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70页。


〔177〕 详见[美]J. P. 德马科、R. M. 福克斯编:《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79~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