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andt, 1832—1920)创立构造主义心理学以来,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整整走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也给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60年代之交,西方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出现了两个最有影响的派别和人物:一个是斯金纳及其所代表的“新行为主义”(The New Behavorism),代表着现代行为主义的最新发展形态;另一个是马斯洛和他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该派自称是对现代西方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与行为主义——的新综合和超越,被称为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潮中的“第三力量”。斯金纳和马斯洛不仅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派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伦理的主要代表。
在本书第3部分第12章开篇,我们曾经谈到了现代心理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伦理学史的研究角度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派心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现代发展贡献最大,其道德理论最为完备。从时间上讲,精神分析学派略早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起源虽早,但在伦理学上较有建树和影响的是其后期的新行为主义者,以斯金纳为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形成最晚,而由于其理论旨趣所致,从一开始它便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因此,我们把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道德观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伦理学之当代发展的两大典型来探讨。
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伦理学上看,斯金纳的观点与马斯洛的观点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以美国为中心)两大心理学和心理伦理学流派分庭抗礼的局面。斯金纳的伦理学是一种建立在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之上的“行为技术伦理”,它的基本特征是唯科学主义的规范主义和道德问题的非伦理化或科技化,它以社会环境决定论和科学决定论(尤其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来解释一切人类道德现象。因此,它在方法上崇尚客观、经验、科学、技术和绝对,反对主观、情感、思辨抽象和相对;而在结论上却又落入道德相对主义(矛盾,却是事实!),把价值与事实同一化,使伦理学完全成为一门以行为操作为目的的行为技术学。
与之相反,马斯洛既反对弗洛伊德式的“病态心理学”,也反对行为主义者的机械决定论。他坚信人类绝对价值观念和终极希望的存在与可能,坚持以人和人的价值实现为中心,崇尚内在价值、主体和人,反对把人及其价值行为纯客观外在化、技术化,偏重于探索人的内在行为动机、需要和价值追求的多层次、多样式和理想性特征。因而在马斯洛这里,伦理学不是一门行为操作技术,而毋宁是关于整体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性或人生研究。它的方法不是机械或因果决定论的,而是主体人学的、人性化的,因之其结论也不是道德相对主义的,而是道德绝对主义的或道德完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