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仕途奋斗和挫折

由于儒生不从事生产,又总是想要做官,所以他们不断地努力劝说那些诸侯聘用他们,好让他们能够将大师的教导付诸实践以恢复不断崩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自己在其本国的努力失败之后,心情惆怅地周游列国14载,不停地寻觅一位会重用他的明主,允许他去组建一个他理想中的社会。然而时过境迁,他除了四处碰壁,满怀失望之外,一无所获。


春秋时代渐去,战国时代随之而来,社会动荡不安加剧。诸侯们开始自称为“王”,旧的等级界限已不复存在,生活失去安全感,传统的道德价值也被弱肉强食的武力法则所淹没。没有人再关心已日渐消失的往古社会秩序或希望恢复它,当时的世态也就更加不利于保守的儒生。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述道:


是时独魏文侯[公元前403—前387]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公元前246—前210],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13〕


秦灭六国以及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时代。秦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家的有效治理,被法家认为是非常低效、不合法制且不合时宜的儒生,在秦国特别被人看不起。而秦朝法家支配了整个中国,儒生就更加受挫,因而也更加焦急不安。他们不停地抨击新政府统治和管理的残忍暴虐、冷酷无情、机械化并与古代圣王之治背道而驰。这就触怒了当朝丞相李斯。他虽曾是著名儒家荀子的弟子,但却是个法家。根据他的请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个自封为“皇帝”的秦始皇下令焚烧了所有的儒家典籍,并活埋了大约400多名儒生。


秦朝统治甚暂。在其崩溃过程中,儒生们千方百计地推波助澜。〔14〕


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虽不像秦始皇及其丞相那样力图消灭儒生,但也非常蔑视他们。在他推翻秦朝建立新王朝的过程中,尽管儒生迫切地想要追随他,但他侮辱他们的事件却广为人知。有一次,当时颇有名气的儒生郦生想通过一个朋友去见见他,结果被告知:


沛公(刘邦当时封号)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15〕


怎么会这么蔑视儒生呢?刘邦曾这样说:“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16〕他认为儒生无助于他作为征服者的事业。




〔13〕司马迁:《史记》,卷121,869页。


〔14〕参见上书,卷121,870页。


〔15〕同上书,卷97,712页。


〔16〕同上书,卷97,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