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44〕
这绝对是真实的。一个人出生于士族或世族,尤其是盛族名门,他在社会上青云直上之前,不必一定具备经学知识。因为他的出身,就会给他带来当时社会上人们所艳羡、尊崇的一切。他被免除一切赋税、徭役和兵役,得以蓄养奴隶和半奴隶为他们劳作,聚敛财富。他生而享有极高的社会威望,迟早会在政治上飞黄腾达。在诸多情况下,他有生死予夺之权,更不用说其他小的特权了。〔45〕主要由于士族的既得利益的这种转移,引起了中国文化、尤其是知识领域的巨大变化。
〔20〕参见王一桐:《南朝士族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见《中国文化研究院丛书》,第1卷,第1篇,30~31页,成都,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1943。
〔21〕李世民等:《晋书》(译者注:原书据上海同文书局1885年版,现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1986年版,下同),卷94,284页。
〔22〕〔23〕同上书,卷66,206页。
〔24〕道家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之一《庄子》。
〔25〕道家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之一《老子》。
〔26〕李世民等:《晋书》,卷42,139页。
〔27〕当时最有权势的,或至少是其中之一的家族的继承人。
〔28〕参见本书第2章第3节。
〔29〕李世民等:《晋书》,卷40,135页。
〔30〕同上书,卷45,147页。
〔31〕建业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但这里所说的“吴”是曾经统治过的地区而不是吴国。
〔32〕王导是东晋初年的一位大名士。
〔33〕当时的名士之一,王导的族人,在建业以东的一个州拥兵自重。
〔34〕当时他(晋元帝)还没有登基,这里是史家称他为帝。
〔35〕李世民等:《晋书》,卷65,203页。
〔36〕为名门士族中合适的年轻子弟预备的职位之一。
〔37〕姚思廉:《陈书》(译者注:原书据上海同文书局1885年版,现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1986年版,下同),卷34,51页。
〔38〕同上书,卷27,38~39页。
〔39〕沈约:《宋书》(译者注:原书据上海同文书局1885年版,现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1986年版,下同),卷57,182页。
〔40〕驹意为一种奔跑迅速,尤其是能一日千里的小马。这里借以比喻名门士族中一位出色的年轻人。
〔41〕参见沈约:《宋书》,卷53,175页。
〔42〕参见王一桐:《南朝士族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第2卷。
〔43〕详见上书,第2卷,第1篇,109~125页。
〔44〕沈约:《宋书》,卷94,260页。
〔45〕详见王一桐:《南朝士族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第1卷,第1篇,18页;第2篇,1~83页,99~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