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七章 宋代儒学统治的加强及其影响

上章中我们曾谈及,唐朝的崩溃是由于宦官和藩镇权势的膨胀。唐末,藩镇在打倒宦官后自己擅权,不仅结束了唐朝的统治,而且建立一些小王朝,使得国家四分五裂。由于其中有5个王朝略为强大,所以史家称这个时期为五代(907—960)。最后,有一位藩镇成功地消灭了其他藩镇,国家得以重新统一。其结果是宋朝(960—1279)的建立。宋代头两位虔信儒学的皇帝发现,晚唐和五代时期,藩镇的迅速发展和长期割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唐代儒生阶层之门还敞开得不够,未能吸收平民中所有有才干和胸怀大志的人,因而他们在聪明能干的领袖人物的领导下形成了强大的集团,进行叛乱。这就是宋太祖、太宗为什么殚精竭虑改善科举制以使儒生阶层尽可能开放,从而加强儒学统治的原因。其结果是,宋代儒学统治根深蒂固。除其他某些强有力的利益集团昙花一现之外,一般说来,儒生阶层垄断了官吏阶层,仅与皇族分享统治角色。


但是,由于体现其既得利益的社会制度的巨大扩展和深文周纳,儒生阶层遇到了除非进行改革就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面临这种要求改革的浪潮,大政治家王安石和著名哲学家二程兄弟与朱熹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王安石的失败和朱熹的成功,很清楚地表明:宋代统治阶级,尤其是它的儒生阶层,一方面是如何阻挠危及其既得利益的社会变迁,而另一方面又是如何首肯那些为其既得利益辩护的社会变迁的。这就导致了朱熹学说作为儒学正统学派在中国知识生活中的长期统治。下面,我们将分别予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