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十四、任洪渊:当代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黑暗爆炸


辉煌的象形文字突然击中我


——任洪渊:《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给生命和死亡反复读写》


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我们看到了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式的现代继承,也看到了艾青—穆旦式的现代反叛,除此之外,出现在当代诗坛上的另外一种姿态也值得注意,这就是诗人任洪渊的体验与选择。


“当代诗潮:对西方现代主义与东方古典诗学的双重超越”,这是当代诗人任洪渊在即将进入20世纪最后十年之时,对中国新诗现状的描述(原文发表于《文学评论》1988年5期)。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中国新诗潮流总体发展的事实,还不如说是作为诗人的任洪渊对未来中国诗歌理想的呼唤,或者更准确地讲,是置身于高等院校、浸润于精英文化氛围的学院派诗人任洪渊对自身诗歌理想的一次总结。在这里,他将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纳入中国/西方的文化格局中加以审视,生动地体现了高校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任洪渊是诗人,但同时也是一位教授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高校教师,像20世纪的其他高级知识分子一样,他从理性的高度思索和关注着中国文化,在文化的层面上梳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我认为,作为20世纪中国学院派知识分子的一员,任洪渊的“双重超越”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阐释类似的中国诗人的文化选择,包括这种选择的根源及其留下的问题,当然,最终也有利于说明诗人任洪渊本人的诗歌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