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康德的“实践”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围。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就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但是,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不理解实践与人、实践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注191。
旧哲学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和作用问题,除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各自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客观原因,这就是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包含着人的主观因素,体现着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不能深刻而全面地把握实践的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当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时,他所理解的实践是同自发的自然运动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活动过程。物质生产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互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生产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是生产者“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注192。这就是说,物质生产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具体地说,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注193
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同时,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人对世界的改造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形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
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的发展,既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和弘扬的过程。
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特征使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理论活动区别开来。在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感性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不同于自然物的直接现实性。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包含人的主观活动,因此,它们不可能证实或证伪人的理论与认识。实践则不同,它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活动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仅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才能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认识),而理论(认识)却不能通过自身而得到证实或证伪。这正是实践优于理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