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实践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确立实践目的、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评价实践结果,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正是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的。


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目的既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


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意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在实际改造客体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这就是说,目的是主体的意识在观念中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


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但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所提出的目的不论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都表现为要建立一种或实现一种客观世界中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目的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在它当中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


目的虽然以人自身的需要为前提,但目的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对客观规律以及人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以实践为前提,而在主体设定实践目的时,现实的实践活动还没有展开,因此,任何目的的提出都必然包含着一定的主观性。


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从事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不能提出相对合理的实践目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一次具体实践都以过去的实践经验为前提,人的需要是在过去改造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积累了关于某类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客观事物在结构、形态、属性等方面的一般性、共性,使得人们能够把过去的知识、经验推广运用于尚未改造过的新的客体。


不论目的如何体现了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它本身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目的本身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得到解决。为了使主体的理想意图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实现,就需要借助于各种手段把实践方案付诸实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自身的过程。


手段是人的身内器官和身外器官的矛盾统一。手段就是主体置于自己与客体之间,并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递到客体的物或物的结合体。手段由身外的自然物所构成,但它在实践活动中却是人的身内器官功能的外化和延伸,从而成为人的身外器官。正是依靠这种身外器官的作用,人首先占有和支配了一部分外部自然力,把这些自然力变成主体自身的力量,并用这些自然力去征服其他自然力,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的成果和现实活动的工具的矛盾统一。人的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人们自己制造的工具,而不是使用天然工具。这说明手段(工具)首先是人们过去活动的结果,而后才是现实活动的前提;手段不是天然的自然物,而是凝聚、物化了人们过去活动的“自然物”。只有同时具备过去活动的结果和现实活动的前提这两种性质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手段。手段把人的过去活动和现实活动、前人活动和后人活动联系起来了。这样,每一代人在使用手段进行活动时,实际上是把前人活动及其成果作为自己的手段,把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力量的总和纳入自身之中,从而突破了本身力量的局限,以“类”的资格、“社会人”的身份从事实践活动,不断实现目的。


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的过程是双重否定的过程:一方面,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主体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在这双重否定中,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没有消失,但改变了原先的那种自在形式,转化为符合主体目的要求的客体;目的本身也没有消失,但否定了它原先的观念形态,即通过实践而实在化、对象化于被改变了形式的客体中。一座玉雕观音,既体现了雕塑家的构思和目的,又改变了作为材料的玉的存在形式。通过这种双重否定,实际上建立了一种体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存在,这就是目的的实现。


主体通过实施实践方案,使目的通过手段以对象化的方式在客体身上表现出来,就达到了实践结果。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因而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总的融合。实践结果虽然体现着人的意志对自然事物的干预和改造,但它作为实在的东西,一经产生就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成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实践通过目的、手段而达到结果,实现了主体对客体实际的改造和掌握,但实践的运行过程并没有就此结束。“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注204人们为了认识实践结果及其意义,并通过实践结果反思实践目的和过程,就需要把实践结果作为客体加以评价。


从总体上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一是对实践效果的评价。实践效果不仅是指实践对于某一具体主体的功利性后果,而且是指实践对于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直接和间接的后果。对某一具体主体(个人、群体)而言,实践的成功证明着它所设定的目的的现实性,但对社会主体、人类主体来说,这种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实践目的的合理性,不一定意味着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因此,仅凭实践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实践是合理的,必须全面考察实践的社会后果及其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整体的、综合的、长远的效应。


二是对实践效率的评价。实践效率是指实践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即实践所耗费的活动与所得到的效果之间的比率。如果以一定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较高的价值,该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如果同样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是较低的价值,该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较低的。实践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实践活动诸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实践活动诸要素的潜能是否得到发挥,以及实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人们从实践效果的正负、大小,从实践效率的优劣、高低上获得了对于实践过程的再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这就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实践反馈是将实践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实践控制系统,进而影响实践过程,它既包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目的与结果的相互作用对实践的反馈调节,也包括在社会实践系统中通过不同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某一具体实践活动的反馈调节。


实践反馈并不一定要等到实践出现对象化结果才开始进行。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案进行现实的实践活动时,往往要遇到一些困难、障碍,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变异情况”,这就可能使实践活动出现错误或偏差,以至出现实践过程失控或实践结果背离预期目的等现象。因此,主体必须根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结果、某种信息、某种变化,及时地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只有这样,才能随时修正错误和偏差,使实践活动顺利地、合目的地运行。


总之,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以实践的效果和效率作为衡量实践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尺度,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就能使实践活动在主体的控制下发动和运转起来,并使实践本身不断得到发展。


(杨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