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研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正是以他对主体性的理解来建构自己的新唯物主义的,这一立场贯彻马克思的一生。
应该指出,在马克思的时代,旧唯物主义已经江河日下,它只从纯“客体”和“直观”的角度来理解世界,把自然界的规律套到社会和人的活动上面,完全抹杀了社会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如霍布斯就认为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而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是抽象的。二者根本的缺陷就是不懂实践。马克思正是从“革命的实践”出发来建构自己的主体范畴的。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不是精神、理性和作为唯一者的“我”,主体是活生生的在“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是“社会化了的人类”。这就是说,所谓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为者、改造者、控制者。马克思一再强调,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种新唯物主义不同于历史上以“说明世界”为己任的旧哲学,而是一种主体能动地“改变世界”的哲学。可见,马克思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实现的是一场哲学思维方式、坐标、出发点和哲学形态的革命。
在马克思那里,主体性是社会实践者的特性,是以实践活动为轴心而展开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特性。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人对世界包括人自身的实践改造性,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特性,是高扬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世界改造意义的特性。主体性是马克思关于群众的历史作用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之哲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揭示着和表征着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即人尽管是世界发展的产物,但在人产生之后,人对世界处于一种主导、主控、主要的地位。
其次,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即控制与被控制、改造与被改造的把握方式,是以实践为轴心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参与到整个世界运动中的存在方式。
最后,人和世界相互关系的发展方向。只要把20世纪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物质世界的历史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至高无上的自然界的存在“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指理性的狡猾——引者注),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注239。
这就是说,以往哲学以说明世界是什么为满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改变了这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注240。哲学应从“自然的崇拜”中解放出来,使自在的世界服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当然,由此决不能得出可以无视自在世界客观性的结论,这里只是提出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人类作为世界的主体当然要把握对象的客观性,但也决不应停留在客观性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客观性与人的内在尺度、存在方式、需要、利益、发展等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按人的发展来改变世界的哲学,这就是主体性范畴的主要意义所在。
如果从总体和动态过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那么,它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从主体出发”或“从‘我’出发”的特点。
主体性说明人对世界的关系总是“从自己出发”,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否则,就无所谓主体的地位可言。这里必须指出这样一点,“为我而存在”、“从自己出发”指的是一种关系,或者说是主体对世界的把握角度、方位、坐标、出发点,并非指世界是为某个个人、私人而存在的。这也就是说,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是以“地球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的,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的对物的把握,是从社会历史出发的对自然的把握。马克思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并认为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注241
动物与他物的关系是一种自在的关系,它不能把这种关系作为自己的对象,因而没有对我的关系,从而也就不是主体;人类则把自己由世界中普通的一员上升为唯一的自由自觉的能动者和改造者,当实现这一历史转折后,世界也就转化为主体对象性活动中的对象世界,成为人的有用物。这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人类只从人类的角度,从自身的坐标、内在尺度而特殊地把握世界。企图离开这一出发点,而从无中心、无人类的角度来描述世界,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在理论上则是历史的倒退。
毫无疑问,主体性这一“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对于旧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冲击是致命的,它包含着对世界、自然界、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革命性的理解,它与现代科学和实践所揭示的方向相一致。要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范畴,就必须承认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而且人类又把这一关系本身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从而使人的活动达到自由自觉。
第二,实践改造的特点。
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范畴的本质特征便是对世界的实践改造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对主体性理解的根本之点。其内涵就是以人的方式来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使物按人的方式存在。它是人参加到世界进程中去的方式,因而决不能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是人与世界的一种中介关系。主体的实践改造性表明主体是“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是“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注242。
当然,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实践改造性作出分析:从内容上考察,实践改造性是人化世界一切关系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点;从形式上考察,实践改造关系包含着物质转换关系、精神认识关系、价值评价关系等三大关系;从动态过程考察,则包含目的、手段、自我认识、反馈、追求真善美以及幻想、理想、想象等的综合运动过程。应该说,西方现代思潮中的精神能动性、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意义世界等,都只有置入实践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同样,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历史的主体与客体、历史的决定论与选择论等,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并从属于这一过程才能得到全面理解。总之,从实践出发是把握自然、社会、思维和人的发展的基石,也是理解主体性的钥匙。
第三,符合人类发展的特点。
尽管马克思批判过抽象的人道主义、纯粹的“我”,但这并不能证明人性、个人等范畴在马克思那里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人性、人的本质、个人等范畴,并把它们贯彻到主体性范畴中去。马克思认为,历史“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注243,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而未来的共产主义,只是人类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就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方向,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人类本性、个人;物质转换;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
那种认为强调主体便是否认或忽视客体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主体始终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而主体性是进行主体活动的主体特性,这些概念本身展现为一种关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现实的历史发展的关系,只不过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具有主导、主控、主要的地位,因而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范畴罢了。
对于主体和主体性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分析,但从上述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范畴却是根本的。这里,有必要作出如下区分:
主体性包含着主观性,但不能归结为、等同于主观性,问题是反过来的,主观性从属于主体性。当主体作为能动的物质系统去改造作为客体的物质系统时,它当然包含着对世界进行认识的主观性,但更重要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过程,对社会和自然的普遍占有过程。把主体性当作主观性,不过是仍然为近代哲学的理解所囿,而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至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理论当作主观性来批判,就不免会导致向旧唯物主义的倒退。这是其一。
其二,主体性也包含着个人性、利益性、非理性以及意义、理解等在内,但不能因此把主体性归结为这些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展开的主体性,并不是纯粹的个人活动、私人利益的冲动。问题的辩证关系是,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主体性范畴当作纯粹个人活动、私人利益的冲动等来理解,或者把这些东西当作主体性的本质来批判,其结果都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背离。
其三,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曾赋予主体以突出的地位,但对主体性的强调要予以一定限制。我们承认在主体性的争论中的确存在着某种混乱状况,但这恰恰是由于对主体性范畴的理解不同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强调”的不适当引起的。难道不应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去把握物的尺度?难道不应对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进行实践改造?难道不应从符合人类本性条件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难道不应突出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社会实践中的人(社会的、阶级的)的地位和作用?这里不存在什么限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是彻底的,它就是人对世界包括人自身的实践改造性。
(王 于 陈志良)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