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人们是熟知的。然而,“熟知并非真知”。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内在机制都是完全忽略或语焉不详的。我们感兴趣的却正是这个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能够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介的,必须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有生产力的属性又有生产关系的属性,否则,它就不能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部、纽带和“桥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分工具有二重性:就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来说,它属于生产力范畴;就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结合方式而言,它又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正是这种二重性,使得分工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


分工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环节,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分工首先同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生产工具直接相关。“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即“工具积聚发展了,分工也随之发展,并且反过来也一样”注418。这就是说,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发展决定着分工的性质和发展,分工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促进生产工具的发展。“正因为这样,机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使分工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机械方面的新发明”注419。分工实际上就是以一定的生产工具为前提,把统一的生产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的部分,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分工不过是物质生产的各个不同过程的组合方式。


因此,分工本质上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和工具的具体结合方式,标志着生产的技术构成。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注420同时,分工“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注421。


分工构成了社会生产力的一环,是生产工具水平和劳动者水平的综合体现,因而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注422。


分工和分配、交换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所有制关系,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分工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分离,但它同时又是一种人与人的组合,分工无非是并存劳动。分工不仅是生产过程中人与工具的结合方式,而且也是人与人的结合方式。人们之间的分配、交换等关系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发生的,是从事不同劳动的人们之间必然联系的外部表现形式。“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注42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是以此为理论出发点,通过对平均利润的分析,揭示出各类资本家怎样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离合中,不断达到利润平均化,从而在经济利益上形成为一个阶级的;而对于劳动者来说,由于生产的社会结合形式变了——既和本企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和其他企业、行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因而同资本家的关系就不是个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阶级之间的对抗关系。这就是说,分工又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义语”,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注424。所有制关系“总是由于劳动方式和分工的经常改变而被推翻的”注425。显然,分工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分工的二重性,使之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分工状况以生产工具的性质为前提,本身就体现着生产的技术构成形式,同时又形成着特定的经济活动方式。由此,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链条: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的技术形式分工经济活动方式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这一链条展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一般说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分工这个中介实现的。正是这种通过分工而实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内在机制的考察,引发这样一种思考:所有制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对所有制关系的考察绝对不能离开对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所有制和生产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所有制无论如何得不到正确的理解。


所有制关系当然是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质就在于,一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达到对产品的占有;而为了从生产资料的占有达到对产品的占有,中间必须经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所有制关系才能维持和发展下去。马克思指出:“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注426


这就是说,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所有制一方面是生产的前提,另一方面又是生产的结果,所有制并不是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的独立的实体,它不可能给人们的经济活动预先设置一个不变的框架和外在的前提。相反,这些前提正是在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被重新生产出来。离开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无法实现,无从谈起,只能是空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所有制和生产关系是同一概念,“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注427我们只有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机制。


确认所有制关系内在地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就应当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去把握所有制关系,从生产的技术构成、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活动方式中去理解所有制形式及其变革。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分工和竞争、垄断、贸易等的“总和构成现在称之为所有制的东西”注428。


如前所述,特定的分工体现着特定的生产技术构成,同时又形成着特定的经济活动方式或经济组织形式,而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所有制形式的改变,直至所有制根本性质的变革。例如,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根本性质未变的前提下,就先后经历了个体所有制、联合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几种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适应由特定的分工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方式的要求,并通过生产、分配等环节实现出来。离开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由特定的分工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方式,就无法理解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生产力对所有制关系或生产关系的作用机制,是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而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展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能仅仅以所有制本身来进行,也不能仅仅在“收权”还是“放权”的问题上做文章。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应是现实的生产过程,以及由分工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方式,而着眼点应是经济运行机制。正是在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中,所有制形式得以改变,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又得以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