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价值论一度“空白”的理论现象,除了共同的历史原因,即价值论形成得最晚这一点外,在我们的学术环境中主要还有两个特殊的原因:
一是非学术的社会因素。例如,由于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对立,对于一些首先由资产阶级或唯心主义学者提出和发挥的问题,一律采取拒斥的态度。价值论的最初遭遇就是如此。当学科与学说不分,问题本身同它的某些倡导者的个别答案被混为一谈时,用一种学说遮蔽一门学科(分支)的毛病就会发作。于是,价值论就遭到了“因噎废食”的待遇。20世纪50—60年代在苏联一度兴起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因被疑为与西方新康德主义有联系,就在这一“杜撰的家谱”注595中被打入另册。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苏联出版的哲学词典中,“价值论”还被界定为“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理论”。这种思想禁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
二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思维方式对于价值问题的可容纳性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一个以认知主义为背景的思维方式和概念系统,含有明显的“客体至上”、“单向认知”和“知识本位”等倾向,突出地表现为对实践和人的主体性的忽视,而价值问题恰恰要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核心才能展开研究,因此,旧的哲学思维不能真正理解价值问题。即使它主观上感到了研究问题的必要,客观上也会受自己思维方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充分的回答;虽然承认价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应该有一定的地位,但也终究无法协调它同其他“固有原理”的关系,难以使之保持逻辑上的融洽和谐。正是由于眼界狭隘和思想僵化,造成了一种严重缺少理论自信的脆弱心态,使得至今还有人觉得,如果按照符合实践的方式谈论价值,就必然会走向“唯心主义”、“多元论”、“相对主义”、“实用主义”,总是避之唯恐不及,更谈不上去主动地探索和建设了。
当然,上述两个因素势必会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弱化,但它们却不会轻易消失。由于价值问题不仅是一个新的哲学领域,而且比起哲学上的其他领域来,它与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要更直接、更现实、更复杂。这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必然要面对许多十分尖锐、十分微妙、十分敏感、十分繁难的问题,意味着这个理论领域的建设要经过曲折漫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