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目的之不能实现,黑格尔称为“概念的主观态度永久重生”。这种情况,从认识论上看,也就是主体陷入主观片面性,没有达到全面性的真理的认识。因此,主体或者由于理论要素的缺乏尚不能取得与目的性相应的手段,或者由于在手段与“外在的现实”关系上的理论失误,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就是说,实践目的之不能实现,证明了实践所体现和推进的理论没有把握真理。反之,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就证明了实践所体现和推进的理论把握着真理。
可见,认识的真理性和实践所要争取的自由是一致的。黑格尔把这种一致性称为“自在自为地被规定的理念”。这种理念一致性被取得时,实践就证明了认识的真理性,同时认识的真理性也是实践得以成功的一种保证。这时,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这种认识的真理和自由的一致性,作为“自由统一形式中”的实践,“它不再仅仅在活动的主体中,而且也同样作为直接的现实,并且反过来,这种现实,正如它在认识中那样,作为真有的客观性”注350由此可知,理论的真理性不能由理论自身证明,而只能由实践成功的结果来证明。实践高于理论,不仅表现在实践包含理论,具有“绝对现实性”和“普遍性”的资格,而且表现在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准绳。在人类的发展中,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统一的;并且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求得发展,实现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黑格尔对于人类实践的基本特征差不多都有涉及,而且在实践的目的性和中介方面有十分出色的思想。当然,就推进实践的哲学而言,黑格尔所作的贡献还不止于本文所谈的。例如,他不是给人类实践领域划框框,而是力图把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同实践联系起来,或者从这些活动中找出其实践的基础。这是很值得探讨的方面。
但是,必须指出,黑格尔的实践观的合理思想是被唯心主义束缚着的。黑格尔所说的主体包括人,但并不归结为人。就是说,作为主体人的实践,只是黑格尔体系中主体活动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黑格尔的整个体系,是由绝对理念及其“展开”和“回归”而形成的。绝对理念,是实体。按照黑格尔早在《精神现象学》里就已作出的规定,实体即主体。所以,黑格尔实际上是把绝对理念既看作实体又看作主体。绝对理念之所以被描述成宇宙的核心,它创造一切又能返回自身,黑格尔所持的重要理论根据正是实体即主体的思想。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只有人这个实体才同时也是主体。在人之外存在的客观世界,统统都是人的客体,包括所有高级动物都没有达到具有主体意识的水平。黑格尔在构造体系时,恰恰把人这个实体同时也是主体的命题加以夸大和神秘化了。显然,这是黑格尔陷入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之一。因此,为了剥出黑格尔实践观的合理思想,必须批判地抛弃他所作的夸大和神化成分。不过,这里仍要注意一点,在批判中不可把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简单地归结为唯心主义虚构。因为,这里还包含着黑格尔借主体之名所揭示的事物自己运动等重要合理思想。
总之,黑格尔实践观的唯心主义局限性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他不知道从古至今一切理论的发展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和以实践为动力的。相反,他把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统统归结为绝对理念精神活动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