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一五年,沙尔-弗朗索瓦-福来·米里埃尔先生是迪涅的主教。这是一个约莫七十五岁的老人;打从一八〇六年以来,他就担任这个圣职。
尽管有个细节,与下文叙述的故事丝毫无关,但在这里提及他来到教区时,有关他流行的闲言碎语和论长道短,兴许不是废话闲文,哪怕只是为了不偏不倚。街谈巷议不管是真是假,往往在议论对象的生活里,尤其在他们的命运中,同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样,占有同等地位。米里埃尔先生是埃克斯法院的推事,穿袍贵族[1]的儿子。据说,他的父亲留下他在身边,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职务,按照吃法律饭的家庭相当流行的做法,在十八岁或者二十岁,早早就让他娶了亲。沙尔·米里埃尔置这门婚姻于不顾,传说招来不少飞短流长。他人长得相貌堂堂,纵然个子矮小,但潇洒、优雅、才智横溢;他的早年生活虚掷给上流社会和追逐裙钗。大革命遽然而至,种种事件接踵来到,司法人员不少家破人亡,受到驱逐和追捕,风流云散。沙尔·米里埃尔先生在大革命之初,就流亡到意大利。他的妻子死于肺病,她早就染上此疾。他们没有孩子。在米里埃尔先生的遭遇中,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呢?法国旧社会的崩溃,他自己的家庭的解体,九三年的悲惨景象,而这些景象也许对远离国外,怀着越来越恐惧的心情去观望的流亡者来说,显得更加可怖,是这一切使他产生了弃绝尘世和孤独地生活的想法吗?一个人在社会灾难来临,生活和财产受到打击时,可能会岿然不动,可内心一旦受到某些神秘而可怕的打击,有时会被击倒在地;米里埃尔先生是不是在平生有闲情逸致和谈情说爱时也受到这种打击?谁也说不清究竟;大家所知道的只是,他从意大利归来时,已是个教士。
一八〇四年,米里埃尔先生是布里尼奥勒的本堂神父。他已经年迈了,深居简出。
将近在皇帝加冕[2]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一件堂区里的小事,使他来到巴黎。为了他的教民,他在有势力的人中间,去找费什红衣主教说情。有一天,皇帝来拜访他的叔叔,高尚的本堂神父正在候见室等候,陛下经过时遇上了他。拿破仑发现这个老人有点好奇地注视他,便回过身来,蓦地说:
“注视我的这个老头是谁?”
“陛下,”米里埃尔说,“您看着一个老头,而我呢,我看着一个伟人。我们彼此各取所需。”
当天晚上,皇帝向红衣主教询问这个本堂神父的名字,不久,米里埃尔先生十分惊讶地得知,他被任命为迪涅的主教。
在关于米里埃尔先生前期生活的传说中,究竟有多少属实呢?无人知晓。没有几个家庭了解大革命之前的米里埃尔一家。
在一个小城里,说闲话的人多的是,而会思索的头脑少而又少;米里埃尔先生就要碰到一切新来者都会碰到的遭遇。他理应如此,虽然他是主教,而且因为他是主教。但是,尽管如此,对他的评头品足也许只是闲谈,只是风言风语、废话、空话;比空话还不如,正如南方准确有力的语言所说的,是“胡说八道”。
无论怎样,在迪涅任主教和住了九年之后,所有这些无稽之谈,在小城和老百姓中最初吸引人的谈资,已经被人深深遗忘了。甚至没有人敢于提起,没有人敢于回忆起来。
米里埃尔先生来到迪涅时,有一个老姑娘伴随着,她叫巴普蒂丝汀小姐,是他的妹妹,比他小十岁。
他们的仆人只有一个和巴普蒂丝汀小姐年龄相同的女仆,她叫玛格鲁瓦尔太太,在当了“本堂神父先生的女仆”六年之后,眼下她兼有小姐侍女和主教大人女管家的双重头衔。
巴普蒂丝汀小姐身材修长,苗条,脸色苍白,脾气温柔;她体现了“可亲可敬的”一词表达的理想含义;因为看来一个女人必须是母亲,才能令人肃然起敬。她从来不是漂亮的;她整个一生做了一系列懿行善事,结果落在她身上的是一种清白和光彩;垂垂老矣时,她获得了所谓仁慈之美。她年轻时的瘦削,在成熟期变得玲珑剔透;这种半透明让人看到天使下凡。与其说她是个处子,不如说她是个幽灵。她这个人好像由暗影组成;几乎没有足够的肉体来显示性别;有点儿包含闪光的物质;大眼睛总是低垂着;这些是依托,才能使灵魂留在人间。
玛格鲁瓦尔太太是个小老太婆,白皙,肥胖,肉墩墩的,忙忙碌碌,总是气喘吁吁,首先是由于她活动多,其次是由于她有哮喘病。
米里埃尔先生到来时,安顿在主教府里,帝国法令将主教排在旅长之后,他就享有这种荣耀。市长和法庭庭长先来拜见他,而他这方面,则先拜访将军和省长。
安顿下来后,小城等待它的主教着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