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译后记


在各地的医院和疗养院,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间隙,利用仅剩的视力,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左拉、德莱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参加函授大学的学习,同时写出一部反映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可惜小说唯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二十六岁,他着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七岁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发表和出版。三十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问世。三十一岁荣获列宁勋章。三十二岁,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长篇《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校订工作,八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与世长辞了。


读者朋友,如果您刚刚首次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到这里,十之八九会想: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何其相似!是的,作家正是以亲身经历、以目睹耳闻的种种事实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而且做了长期而多方面的准备。除了读函授大学,研究各国的名家名作外,早在到各地做团工作时,他就有意识地给年轻人讲战斗故事。有些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但他换去人物的名字,以便更自然地观察反应,听取意见。


开始进行创作时,他家狭长的居室不满二十平方米,最多时挤住着九个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夫妇、母亲和岳母、二姐和她的小女儿、妻舅两口子,还有一个是妻子的小外甥。几乎只有到晚上,别人入睡了,他才能开始写作。起初是自己摸索着在特制的板上写。后来,他主要是在头脑中安排段落、想象细节、设计对话、塑造人物,然后逐字逐句口授。当过他志愿秘书的,除了亲属,还有邻家女青年、退休老太太、书店出纳员和普通家庭妇女等。一昼夜他往往工作十八至二十小时。而且,除了瘫痪和双目失明,多种疾病轮番地向他猛攻:肺结核、肾结石、胃炎、尿毒症、支气管炎和大量骨刺。但只要症状减轻,高烧一退,他便又全力以赴,投入创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一部成功地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许多人物和事件在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但已经过作者的精心提炼和艺术加工,也有不少是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而虚构的。比如保尔少年时代的女友冬妮亚就主要是虚构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四岁时,确实曾和一个女孩在池塘边的柳树旁偶然相识,当时也确实有两个“少爷”嘲弄他,其中一个被他揍了一顿。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曾穿上用挣得的工钱买的衣服上她家去,还把自己偷到德国人手枪的秘密告诉这个女孩。因救助革命者被捕,逃出后,他还到她家的养蜂场里躲了两天。这个女孩也确实去给他的哥哥送过信。然而,女孩名叫鲍利索维契,父亲不是林务官,而是铁路车站值班员。她和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同学,非常友好、亲密,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执,当然,更未出现车站重逢的场面。当地是有一位林务官,但他的女儿叫卡里娅。看来,冬妮亚是作家以这两个女孩为原型而重新塑造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表后,受到全国乃至国外读者的热烈欢迎。一九三六年,作家逝世时,该书已再版六十二次,印数达两百万册,保尔·柯察金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在苏联时期,该书的总印数超过三千万册。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高度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国外,也不断有译本面世。早在一九三七年,从日文转译的中文本便在上海的潮锋出版社出版,译者段洛夫、陈非璜。之后,在一九四二年,梅益先生根据英译本译出的中文版在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中国有几代人从书中受到教益,汲取力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被视为与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一样的学习榜样。保尔精神激励人们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充满热情地学习和工作。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七十余年后,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了《当代保尔列传》,介绍四十多位残疾人的模范事迹,其中有教授、将军、作家、医生、科学家、企业家、革新能手、爱国侨眷、伤残人运动员和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等。这些肢残者或聋哑人的拼搏精神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一脉相传。


桑田沧海,世事巨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至今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它和其他世界文学名著一样,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至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七十三种文字行销四十七国,总印数超过四千万册。这个数字并未凝固,并非终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崇高理想、钢铁意志、无私奉献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从中获取丰美的养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犹如长卷绘画,艺术地呈示着一个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烟、建设场景、思想方式、感情波澜、生活画面和社会风貌,因而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作用。由于苏联已成为一段抹也抹不去的历史,这种认识作用将无可替代,甚至日益凸显。


时至今日,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激励与诱惑同在。要获得胜利和成就,必须有面对挫折、身处逆境而毫不动摇、顽强前行的充分思想准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这方面依旧具有启迪和激励的作用。


我在一九八八年出版了《活生生的保尔·柯察金》,这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时代人写的回忆录与特写集;一九九四年,为少年儿童写了一本励志读物《不是神童也成才》,书中多次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其作者对我生活与工作的积极影响;一九九六年,出版了少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这些,仿佛都是为翻译现在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做的准备。而在《不是神童也成才》的基础上修改增扩的《钢铁情缘》(文汇纪实丛书之一,2003年),则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版本、内容与影响,开始有了些探索的意味。至于近著《还你一个真实的保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虽然肤浅粗陋,但就我个人而言,是在研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方面真正起步的足迹。我正继续努力,要使这样的足迹向前延伸。


一部作品问世,即进入它自身独特的生命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初在杂志上连载时,删节之处颇多,连后来成为名言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话也被删去。后来出的各种版本,字句变动也不少。即使在一九三六年末,作者逝世前签署付印的版本,和原稿相比,也有数万字的删节。原因看来是多种多样的。


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年,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作者的夫人拉依萨也是编委之一),针对以上缺憾作了弥补,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文后,增添一份附录,首次披露未曾发表过的内容,其中涉及爱情、友谊、军事、经济、思想矛盾、社会状态等诸多方面。这是一种恰当的做法,既保持作者签署付印版本的面貌,又使读者能看到作者最初创作的作品原貌。


现在这个译本,便是根据上述文集翻译的,原书的附录也摘要译出,附于正文之后。


承蒙俄罗斯国立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强”中心人文博物馆馆长加林娜·伊万诺夫娜·赫拉布罗维茨卡娅博士赠我三卷本《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四十八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郑懿。她是我的不谙俄文的合作者,承担了该书的全部誊写工作,从而加速了译稿的顺利完成。


本书译文可能存在着错谬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王志冲      


一九九八年三月写就于上海  


二○○八年七月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