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重新回到我偶然看到的那两个浮雕上吧。
圣斯特凡诺大教堂里的浮雕和耶稣会展厅里的踏绘,两者都是圣母子像,也都摩灭到了难觅原形的程度。但促成摩灭的契机却截然相反。前者,是祈愿之手的不断触摸消融了玛利亚的面颊,模糊了玛利亚怀中圣子的轮廓。后者则是逆向的,在制度的压力下,拒绝或否定信仰的踩踏在短时间内促成了一场剧烈的摩灭。而我认为,虽然目的相反,碰触上亦有手和脚的区别,但两个浮雕最终多么一致啊。无论动机和手段,降临于两者之上的人为意图在一致的摩灭之相面前,都被闲置到了一旁,显得无关紧要。若是如此,那么我将摩灭当作一门学问去思考,也能得到理解吧。我想在远离信仰与非信仰的二元对立之处,在人与非人、人为与自然对立无缘的地方,对摩灭现象本身进行无尽的思考,究竟可不可行?
这里先来确认一下汉语里“摩灭”的含义。
表示摩挲、研磨,在汉字里有“摩”和“磨”两种,两字都以“麻”为声符,日语里发音为“ma”,古代汉语里发音“muai”,现在汉语普通话和韩语里都发“mo”音。
两个汉字在含义上有微妙差异,白川静的《字通》一书说,摩字下面有手,由此可推测是用手抚摸的动作。从石碑上用墨拓本,谓之摩挲。用手按揉身体,是按摩。
而磨字,原本写成“䃺”(磨的异体字),意为石臼。用来形容以石头为工具进行研磨打磨。所谓的摩崖[9]就是指削平岸边石壁,雕以诗文。说到磨面,即用石臼碾磨谷粒为粉。
所以严格来说,摩灭和磨灭含义不同。《字通》书中解释“摩灭”时,引用了司马迁的名篇《报任安书》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一句,这里用摩灭来形容声名衰落被人遗忘,已经偏离了原本“以手抚摸”的字义,带上了隐喻的色彩。
而磨灭的例句,则有北宋梅尧臣的“子虔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意为名家书画经过长年把玩鉴赏,纸张墨迹难免磨损,令人惋惜。但这里的墨书既不是石碑也不是用石头打磨纸张,所以这句里的磨灭,基本上和摩灭同义。两个词随着时代变化,渐渐丧失了本来字义,以至于原本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沟壑,也一同摩灭了。
去博洛尼亚留学之前,为了致敬逝去的诗人吉冈实,我在与朋友合作发行的同人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摩灭与无常》的散文诗,原本的构思是想罗列一系列吉冈诗作中出现的触感母题,并加上我写的简单注释。但在写作途中,我被诗中频繁出现的摩灭的概念强烈吸引住了。所以最后写成时,文章已经越过了吉冈的诗,直接对峙概念,用白描方式堆砌了一些摩灭的断片。本书的开篇即此文。
接下来,我想继续把摩灭的概念进一步延展开,描写事物的衰退过程。我所写的和美术史无关,也不归属于考古学、哲学、宗教学、围绕古董研究的社会学以及诗学中的任何一个,是不定形的言说。不定形的言说暧昧地游走在诸多知性领域的边缘,绝不会深入,从诸多学问中借来引用,但得不到学问的庇护,算是一种孤独的探求吧。
深入 再深入
随之我变得单纯
我使用褴褛的隐喻
那是玄冥的真实
就像星如眼
死如眠
这是博尔赫斯在双眼接近全盲时写下的一节,我在戈达尔的电影《卡宾枪手》的开头看到,引用到本书,算引用的再次引用。奇妙的是在博尔赫斯的西班牙语诗篇全集中找不到这一段。这姑且放在一边。博尔赫斯,这位年轻时熟读巴洛克文学巨匠贡戈拉的诗学并试图以置换比喻来撩拨奇思的炫技诗人,经历漫长岁月后终于抵达了诗学的高度。也许有人会说,用星星比喻眼睛,用睡眠比喻死亡,实在太朴素了,甚至是用滥了的俗套。但这个比喻从作为活证人参与实践过二十世纪所有文学实验的阿根廷文学家的口中说出,事态就不一样了。
摩灭的隐喻即真实——容我暂且这么概括博尔赫斯的话吧。他不仅在谈隐喻的摩灭,也揭示了摩灭这个隐喻本身就是真实。或许我们早就该意识到,所有的真实,即事物已摩灭到无法再摩灭的状态。
晚年的博尔赫斯,比起短篇小说来他更爱诗;与诗相比,更爱充满“警句”的短歌这种带着摩灭之相的文体。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他的全盲,我们该送上赞颂。对从年少时便沉迷于文山书海的博尔赫斯来说,这个结果除了是双眼的摩灭,再不是别的什么。
注释
[1]主保圣人,是守护圣者的意思,是部分基督教宗派对圣人或天使使用的特定称呼之一,通常用于教会所期望保护的某人(例如新受洗的基督徒)、某团体或特项活动。
[2]罗马天主教中仅次于教宗的职位。源自拉丁文cardo,有枢纽、重要的意思。因穿红衣、戴红帽,又被称为红衣主教。
[3]加百列·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1863—1938),意大利诗人、记者、小说家、戏剧家和冒险者。邓南遮的作品以原创性、力量与颓废闻名,素有“恶魔主义文学”之称。主要作品有《玫瑰三部曲》,《死亡的胜利》(1894)即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4]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1944— ),法国当代造型艺术家。作品怪异而有趣,善于使用平凡无奇的旧物素材创作出令人惊讶的作品,揭示真实与虚构的双面性。
[5]踏绘是日本人在德川幕府时期发明的仪式,目的是为了探明外人是否为天主教徒。
[6]铁处女,传说是中世纪欧洲用来刑罚和处决的刑具,将罪人关进外观如圣母、内部有铁钉的木箱中,使其受折磨。
[7]皆川达夫(1927— ),日本音乐学者,以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研究而闻名。
[8]康塔塔(cantata),意译为清唱套曲,其内涵丰富并有各种变体。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后由巴赫发扬光大。
[9]原书中为“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