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学在价值方面呈现出的高度的合理主义与彻底的世界主义性格,使得它在殖民与帝国时代的功能几乎付诸阙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保种”“保教”“保国”的意识形态论述,在道理上几乎无懈可击,但在主体热情的激发与创造上却乏善可陈。中国儒学彻底的合理主义精神,只有在一种新的世界秩序下才能发挥其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功用。这种秩序见于东亚历史上被称为“朝贡册封体制”的“中华世界秩序”,它与后民族国家时代的世界秩序有着契合的精神要素。[54]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中国在世界观上并未偏离传统政治思想所描绘的历史轨道。
但日本与中国相比,显现了截然不同的特征。近代日本的帝国民族主义存在着一种内部紧张,即儒学的合理的普遍主义与神学的特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种对立和冲突埋下了必然导致帝国自我解体的种子。只是在特定的历史处境中,得益于天皇制意识形态对儒学合理主义的“缺陷”——儒学缺乏精神唤起的超越性的力量——的弥补,日本爆发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一跃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
在这个意义上,江户儒学在近代日本,尤其在动荡不安的19世纪,迎来了它在世界史上的黄金时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都笼罩在这种精神氛围的遗绪中。在本书中,我将这种源于江户儒学的国家形态称为“精神帝国”。
这种在精神上基于否定他者,尤其是否定中华世界的帝国民族主义,最终否定的只能是文明自身。明治维新刚刚告一段落,日本就投身于对外扩张的事业。它首先挑战的,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体系。然而,由于对文明本质的不理解,过多地诉诸阴谋、破坏与战争手段,日本虽然从内部成功地瓦解了东亚世界秩序,但最终也破坏了可以承载日本文明的世界体系自身。日本儒学在近代世界史上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迅速落幕。
可以说,“水户学”就是近代日本帝国的理念,是近代日本精神史的序章。这种理念与精神将文明的自觉与使命意志,将国家建构与具体民族、国民的创造结合到了一起。换言之,在历史进程中,它进一步召唤同型的主体,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儒学最终达成的业绩是日本帝国的建立与现代化的迅速实现。但在人类文明史中,这种业绩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其成功与失败之处究竟何在,仍然有待我们在新世界主义的视野下,沿着东亚世界史的演进之路进一步予以讨论。
注释
[1]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从中国儒学的角度对日本儒学进行评价没有意义;这种视角下的相关论述,可参见吴震:《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这些说法很常见,我在这里的引述转引自[日]竹内好:《日本のアジア主義》,载《竹内好全集》(第8巻),筑摩書房,1980年,第108页;[日]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国事情》,由其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3][日]芝原拓自等編:《近代日本思想大系12 対外観》,岩波書店,1988年,第4—5页。
[4]参见[日]纐纈厚:《田中义一: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始作俑者》,顾令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一章。
[5]日本学术界对江户儒学在日本转型中的角色研究,有大量论著问世;其中,较早的是撰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比较新近的作品,则可参见佐久間正《徳川日本の思想形成と儒教》(ぺりかん社,2007年)。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的关注点多是日本思想史自身的问题,而很少将其纳入本书设定的东亚世界秩序变迁的框架内加以讨论。
[6]我在下文会对此予以详细论述。
[7]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8]参见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1—132页。
[9]与此相对,丸山真男用“雨滴型”来指称古代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吸收;不过,这个说法未能注意到日本吸收中华文明时的主体性格。参见[日]丸山真男:《開国》,载《丸山真男集》(第八卷),岩波書店,1996年,第48—49页。
[10]指通过荷兰这个中介来研究近代西方的日本学者。
[11][日]三古博:《黑船来航:对长期危机的预测摸索与美国使节的到来》,张宪生、谢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5—16页。
[12][法]佩雷法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48—251页。
[13][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正文,第123页。
[14][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正文,第13页。
[15]关于“近代超克”的具体讨论,请参照本书的第三章。
[16][日]佐藤誠三郎:《「死の跳躍」を越えて:西洋の衝撃と日本》,千倉書房,2009年,第6页。
[17]转引自[日]松本三之介,《近代日本の中国認識》,以文社,2011年,第24—25页。
[18]转引自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6页。
[19]比如,丸山真男就从这个角度对山崎暗斋进行了解释,参见《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正文,第23—25页。
[20]关于儒学的自然法的一种解释,可参见[日]五来欣造:《儒教政治哲学》,胡樸安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四章。
[21]比如,他曾模仿汉代贾谊的《过秦论》,撰写了一篇《过明论》,对明朝的德行政事、文治武功都大加讽刺。参见陈景彦、王宝强:《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1页。
[22]朱谦之编著:《日本的古学与阳明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2页。
[23]以上两段引文转引自[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正文,第25页、第31页。
[24]转引自陈景彦、王宝强:《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7页。
[25][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正文,第56页。
[26]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7—310页。
[27][日]渡边浩:《东亚的王权与思想》,区建英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13—130页。
[28][日]桂島宣弘:《自他認識の思想史:日本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生成と東アジア》,有志舎,2008年,第4—5页。
[29]参见[日]清水教好:《華夷思想と19世紀——「蘭学者」の儒学思想と世界認識の転回》,载《江戸の思想7 思想史の19世紀》,ぺりかん社,1997年。
[30]比如,很多学者注意到了水户学提出的权力分配问题,但未能解释这种权力分配的理论根据与现实效用问题。参见[美]纳吉塔:《当代日本政治的思想基础》,贺雷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1—46页。
[31]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桦太”,就是清朝的库页岛的日本说法;日本自认为库页岛是它的领地。1860年,在沙皇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库页岛被迫割让给俄国。1905年,日俄战争后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割让库页岛北纬50°线以南的部分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后,苏联“收回”整个岛屿。
[32][日]星山京子:《徳川後期の攘夷思想と「西洋」》,風間書房,2003年,第69—98页。
[33][日]吉田孝:《日本的诞生》,周萍萍译,新星出版社,2019年,第167页。
[34][日]今井宇三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53 水戸学》,岩波書店,1973年,第370页。
[35][日]今井宇三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53 水戸学》,岩波書店,1973年,第381页。
[36][日]今井宇三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53 水戸学》,岩波書店,1973年,第434—435页。
[37]一般而言,历史学家或政治学者往往对“尊王攘夷”的这些侧面感兴趣,参见[日]佐佐木克:《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孙晓宁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107页。
[38]关于尊王攘夷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功用,还可参见本书第七章中的讨论。
[39][日]佐佐木克:《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孙晓宁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75—76页。
[40]对天皇制的赞叹,可参见[日]小泉八云:《神国日本》,曹晔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
[41][日]源了圓:《徳川時代における近代思想の形成》,载《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大系第1》,有斐閣,1970年,第8页。
[42]参见[日]尾藤正英:《水戸学の特質》,载《日本思想大系53 水戸学》,岩波書店,1973年;[日]吉田俊純:《水戸学と明治維新》,吉川弘文館,2003年;[日]橋川文三:《ナショナリズム:その神話と論理》,紀伊国屋書店,2005年,第52—55页。
[43]20世纪30年代,宪法学家美浓部达吉曾提出“天皇机关说”,阐述天皇在宪法上的地位。这一说法遭到了皇道主义者代表上杉慎吾等人的猛烈批评,他们认为天皇代表了无上绝对的主权。这场争论随即演化为政治事件,美浓部达吉在1935年被迫辞去贵族院的职位,史称“国体明征运动”。我在这里无暇对这场涉及明治宪法体制的复杂性进行讨论,而是要指出“天皇”在日本精神史当中的特殊地位。相关叙述,可参见[日]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崔世广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44][日]安丸良夫:《近代天皇观的形成》,刘金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45][日]丸山真男:《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区建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148—149页。
[46][日]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崔世广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页。
[47]参见[美]詹森主编:《剑桥日本史(第5卷):19世纪》,王翔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58—270页。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