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多次述及至人之境,仅《逍遥游》篇就有两处。细读《逍遥游》中这两段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一贯:
若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
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乘”“御”“游”三个动词。《齐物论》中的表述略有变化:“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2]从这一组动词表达出的意味看,庄子的至人对于天地变化显然不是简单的被动姿态。
至人的根本的主动性,在《德充符》的表述中,有更为明确的体现:
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3]
更重要的是,这一“官天地,府万物”的根本的主动性,与知和心紧密关联起来。“知之所知”各个不同,总是有对待的。能够齐一不同的知的,只有无所对待的不知。而正如我们前面说到过的那样,这无所对待的不知不是全然懵懂的无知,而是确定无疑的真知。通过觉知这一无所对待的、确定无疑的真知,“未尝死”的“常心”也就剥去种种被动的囿限,呈显出其恒常不变的主动性来。真正实现了这种恒常的主动性的人,才是无待的。以无所对待的不知为内容的真知,将绝对的主体和绝对的他者揭示并等同起来。世间的一切变化,无论是一般理解中的物质的,还是心灵的,都是以此为根源和基础的。一切短暂的变化中的存有,都是被动和有对待的,只有这恒常不变的根基才是真正的主动者。
当然,至人之境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在《大宗师》里,连有圣人之道的女偊,都无法体达最高的境界,而只能将所知的圣人之道传给“有圣人之才”的卜梁倚。这一思想,是庄子政治哲学的起点。或许也是《庄子》内七篇以《应帝王》作结的用意所在吧。
[1]同上书,第4—6页。
[2]同上书,第20页。
[3]同上书,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