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黄初七年(226),去世于魏正始十年(249),年仅二十三岁。王弼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世说新语》载: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座。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1]
在盈座“谈客”中,不仅用驳难使“一坐人以为屈”,更“自为客主数番”,王弼在当时思想界的超然地位可见一斑。关于王弼的死因,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他虽然与何晏交游甚密,政治派别上属于曹魏政治集团,但应该没有太深地卷入其中。正始十年高平陵政变后,何晏被杀。王弼没有受到直接的牵连。但当年秋天,就病故了。据说王弼死后,司马师在家里叹息了好几天:可惜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就这么没了。
王弼注释了三部重要经典:《老子》《周易》《论语》。德国汉学家鲁道夫·瓦格纳认为王弼之所以选择注释这三部经典,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些经典是真正的圣人之言,里面包含对宇宙人生真正深刻的洞见。王弼的著述保存得比较完整。其《老子注》《周易注》都没有散佚。《论语释疑》虽非全帙,但大量佚文被收入皇侃的《论语义疏》。从“释疑”的篇名看,此书应该不是对《论语》全书的注释。《论语义疏》中保留下来的部分,应该与原本相去不远。除三种注释外,王弼还有两篇重要文章,即《周易略例》和《老子指略》。《老子指略》长期以来被认为已经散亡。直到王维诚据《云笈七签》中《老君指归略例》和《道藏》中《老子微旨例略》,辑为《老子指略》,王弼的这篇重要文章才被重新发现。我们现在研究王弼,最主要的资料是楼宇烈先生的《王弼集校释》。德国汉学家鲁道夫·瓦格纳的《王弼〈老子注〉研究》,也是重要的参考。
[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