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讲的“无”与时间无关。《老子指略》中有这样一段话: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4]
“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说的是一切存有都来源于无。但这个来源,不是宇宙论意义上的开端的意思。一个事物的“有”恰恰是通过否定性建立的。某个东西是白的,同时就意味着不是其他的任何颜色;是方的,就不是其他的任何形状。一切属性都来源于否定性的限定——由一连串的“不是”构成了它的“是”。
既然任何具体的“有”都来源于无限的、否定性的限定,那么这个无限的否定性是“多”还是“一”?“无”就意味着无属性、无分别、无限定——“不温不凉,不宫不商”,不能用眼、耳、鼻、舌之类的感官去把握。正因为它是无形无象的,所以能“苞通天地,靡使不经”。由此可知,“无”一定不是“多”,而是“一”。一切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其否定性根源是统一的,而不可能是杂多的。“无”虽然看起来是名词,但我们要从否定的意义上看到它动词的属性。如同用凿子去雕一个石像,每一下都是对石头的否定,而每一次否定同时都意味着石像作为“有”的呈现过程。作为根源的否定性的“无”是比一切有形的事物更真实、更根本的。所有的具体的“有”,都有生有灭。“无”作为所有事物产生的根源,没有任何相状,不能用任何感官把握,无始终、无成毁。
一切“有”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在于“无”。我们捏土烧陶来做器皿,陶罐的周边都是“有”,但陶罐之所以有用,不是因为实的部分,而是因为空虚的部分。同理,屋子之所以是屋子,也是因为中间是空的。从创生的角度,“有”必须借助否定性的“无”才能存在。从存在的角度,“有”脱离了“无”则不能发挥作用。
王弼在《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一节的注释中说: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5]
天下之物的存在必然是从“有”的角度来理解,而“有”的开端必然“以无为本”,这里的“本”就是“根”的意思。由此看来,王弼哲学还是讲生成论的,不过这种生成已经不是从宇宙发生的角度来讲,而是我们之前说的“有”通过否定性的限定而成为具体的“有”。从万物存在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事物要存续都要依赖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