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一)两种观物方法

《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王弼注释说: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2]


在王弼的解释中,常无欲、常有欲是观的两种主体状态:无欲以观物之生,有欲以观物之成。比如说,科学家考察事物,首先在主体层面上,要在自己和观察的对象之间做充分的客观化。只要有主观欲求,所见的事物就会受到干扰和影响。所以要以无欲观之。但如果始终处在无欲的状态下,就无法观器物之成。因为器物是在用当中成就的,而用一定根源于人。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对其他事物的依赖与需求。“欲”是“用”的根本。所以有欲方能观物之归终(徼)、观物之成。如果没有欲,我们根本看不到用的关联的整体。


进一步地,人的生存领域的分化,也是根源于欲的。正因为有欲,才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展开。当然,伴随着这一展开的过程,人类文明也就敞开在由文明过度引生的种种危险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