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三 体以四立

接下来我们讲《观物内篇》的思想。《观物内篇》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体以四立”,即以四这个数字来立天地万物之体。整个《观物内篇》最醒目的就是四这个数字。《朱子语类》里有这样一段话:


康节其初想只是看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心只管在那上面转,久之理透,想得一举眼便成四片。其法,四之外又有四焉。凡物才过到二之半时,便烦恼了,盖已渐趋于衰也。谓如见花方蓓蕾,则知其将盛;既开,则知其将衰;其理不过如此。[1]


邵康节原来看到的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看的也就是个大概。但他的“心只管在那上面转”,每天以观物为乐,静观、思考。邵雍的静的态度看起来和佛老很像,但是他是静中思考,是在发挥人心的思维作用。时间久了道理看得透彻,“一举眼便成四片”。邵雍看什么都是四截子,所有的事物上面他都能看出四片的分别来。很显然,四这个数字是从《易》的传统当中来的。邵雍的哲学根于《易》,但是他的哲学不是对《易》的简单解释和发挥,这是北宋道学家普遍的特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也根于《易》,但是太极、两仪到五行这个关系在《易》当中有吗?没有。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创造与发挥。我们常常讲宋明理学是儒学的第二期发展,是有根据的。宋明时代的儒家哲学确实处处体现出伟大的创造精神。而这些伟大的创造又都是以此前的经典为依据的,都是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创造性的发挥。“凡物才过到二之半时,便烦恼了,盖已渐趋于衰也。”何谓二之半?如果把事物的发生、发展理解为四个阶段,那么,过了第二个阶段,就转向衰颓了。“二之半”就是二与三之间,节气上相当于立秋。


邵雍哲学中的四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在《观物内篇》里,邵雍说: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2]


天地是万物当中最大的,但是天地也可以穷尽。天虽大,不过阴阳而已;地虽大,不过刚柔而已。邵雍的哲学用的是二分法,有点儿像我们现在电脑用的二进制,但不能将这种二分法完全理解为二进制。因为邵雍的数字里是包含了“质”的。阴阳刚柔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它有质的内涵,有价值的涵义。“阴阳尽而四时成焉”,是说阴阳是时间的基础;“刚柔尽而四维成焉”,讲的是空间以刚柔为基础。阴阳刚柔可以进一步细分:


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小者谓之少阴。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


静之大者谓之太柔,静之小者谓之少柔,动之大者谓之太刚,动之小者谓之少刚。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3]


阴阳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是阴阳的“四片”;刚柔也可四分为太刚、少刚、太柔、少柔。邵雍是从一到二、二到四、四再到十六,这与《周易》的系统是不一样的。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对应日、月、星、辰;太刚、少刚、太柔、少柔对应水、火、土、石。再进一步:


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暑寒昼夜交,而天之变尽之矣。


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雨风露雷交,而地之化尽之矣。[4]


日、月、星、辰对应暑、寒、昼、夜;水、火、土、石对应雨、风、露、雷。暑寒昼夜、雨风露雷就产生出各种复杂的影响和作用:


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性情形体交,而动植之感尽之矣。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走飞草木交,而动植之应尽之矣。[5]


暑、寒、昼、夜变物之性、情、形、体;雨、风、露、雷化物之走、飞、草、木。值得注意的是,到了《观物内篇》后面几篇时,走、飞、草、木这个顺序转变为飞、走、木、草,这个颠倒本身是极具深意的。走、飞、草、木这个顺序没有告诉我们这里面有一个演化的、递进的过程,既不升也不降,只告诉我们事物就是这么产生的。各种复杂的感应变化形成了各种物类,讲到走、飞、草、木,万类也就产生出来了。阴阳刚柔不断地分化,阴、阳、刚、柔,雨、风、露、雷,经过感、应、变、化慢慢形成走、飞、草、木等各样的物类。万物之生没有一个确定的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价值秩序,事物就是这么生成的。从产生的角度看,谁也不比谁更优越。万物的产生只是复杂的感应变化关系,一种凌乱的综合,这种凌乱的综合也许我们可以用张载的话称之为“太和”。邵雍在这里是不强调秩序的,既不强调一个升的秩序,也不强调一个降的秩序。


万类产生之后,接下来讲人的出现。在邵雍看来,人之所以“灵于万物”是因为:


夫人也者,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灵于万物,不亦宜乎。[6]


人“暑寒昼夜无不变”,不同于别的物类。其他物类都是被某一个东西所变:要么被暑所变,要么被寒所变,要么被昼所变,要么被夜所变。人则贯通在暑寒昼夜的变化当中,且“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邵雍的《观物内篇》,没有一个概念是随意的。他把那个时代的习用语辞尽可能地结构到他的四分的体系当中,可以说是极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语言的思的边界。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想创造都是以这个时代的语言为前提的。哲学家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用极致的思的努力,释放出时代语言所蕴涵的思的可能的高度。


如果仿效前面提到的邵雍的说法——“圣人主用,百姓主体,故‘日用而不知’”,我们可以说邵雍想要表达的是:人主用,万物主体。因为万物只能被动地局限于暑、寒、昼、夜等给定的环境,而人则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所以能够贯通和超越这些客观的局限。这里再次凸显出人的主动性问题。有了人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接下来是价值秩序的引入。邵雍说:


夫昊天之尽物,圣人之尽民,皆有四府焉。昊天之四府者,春夏秋冬之谓也。阴阳升降于其间矣。圣人之四府者,《易》《书》《诗》《春秋》之谓也。《礼》《乐》汙隆于其间矣。春为生物之府,夏为长物之府,秋为收物之府,冬为藏物之府。号物之庶谓之万,虽曰万之又万,其庶能出此昊天之四府者乎?《易》为生民之府,《书》为长民之府,《诗》为收民之府,《春秋》为藏民之府。号民之庶谓之万,虽曰万之又万,其庶能出此圣人之四府者乎?昊天之四府者,时也。圣人之四府者,经也。昊天以时授人,圣人以经法天。天人之事,当如何哉?[7]


昊天包括万物,也约束和整齐万物。圣人则包络万民。圣人包络万民当然不是身体意义上的,圣人的身体跟我们差不多。圣人以他的智慧、以他对道的理解包络万民,所有的人都包含在圣人的理解当中。昊天和圣人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的情形变了。昊天尽物有四府,圣人尽民也有四府。昊天尽物的四府对应的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一旦引入,也就引入了由阴阳升降而来的秩序。圣人尽民的四府是《易》《书》《诗》《春秋》。《礼》《乐》汙隆于其间。人道之《礼》《乐》对应天道之阴阳。春夏秋冬是由阴阳升降形成的。《易》《书》《诗》《春秋》则体现了由于《礼》《乐》汙隆导致的治理的不同阶段。《礼》《乐》与阴阳的对应,在中国经典传统里是有根据的。《乐》属阳,《礼》属阴。昊天以春夏秋冬四府生物、长物、收物、藏物,圣人以《易》《书》《诗》《春秋》四府生民、长民、收民、藏民。昊天强调的是时,时强调的是不可逆转的必然性:万物都有其生长收藏的阶段。昊天讲的是时,圣人讲的是经。圣人以经法天。在以经法天当中,包含了人的主体性。人当然可以不法天,可以背离天时,到了春天用冬天之道,到了夏天用秋天之道。将四府中体现的生、长、收、藏自乘,就有了从生生、生长、生收、生藏到藏生、藏长、藏收、藏藏的顺序。从生生到生藏对应的是皇帝王伯,这是一个递降的顺序,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藏生到藏藏对应的是秦、晋、齐、楚。生生是万物最蓬勃兴盛的阶段,藏藏则是一片荒芜寂寥的阶段,有形的万物都趋近于坏乱毁灭。皇帝王伯是一个治理之道的递降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治理之道的递降过程与治理的历史展开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中间自有许多复杂的升沉变化。但宏观地看,治理之道的递降过程基本与治理的历史发展相符。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治理之道的递降顺序仿佛春夏秋冬一样有其不可逆的必然性。


邵雍在很多地方是受到了老子的影响的:“所谓皇帝王伯者,非独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而已,但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知力则伯也。”[8]以无为为治理原则的就是皇,以恩信治理就是帝,用公正则为王,以智力把持就是伯。这显然有《老子》的印迹:“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对于《春秋》,邵雍的态度迥异于“宋初三先生”里的孙复。对于孙复所说的《春秋》有贬无褒,邵雍是不赞同的。怎么能说五伯没有功劳呢?孔子知人论世,哪能那么不通情理呢?邵雍说“《春秋》尽性之书”[9],也就是说《春秋》是真正通情达理的,能理解各种局面下历史的不得已。这在《论语》中也能得到印证。《论语》里面孔子的弟子,像子路、子贡等人,提到管仲都颇为不屑,孔子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在衰颓之世能够维持一个国家的基本格局,仍然是有意义的。这个地方你能看到邵雍的宽。邵子临终对程子的提醒就是:“面前路径常令宽。”你如果自己都容身不得,怎么容得别人呢?[10]


邵雍对五伯是有充分肯定的。甚至对五代那些混乱世道里的枭雄,他也有所肯定。这非常难得。儒家不一定要从自己的思想中发展出权力主体性,但应该有一种包容政治家的能力。《论语》里孔子对待管仲的态度就是一种包容政治家的能力的体现。在混乱的局面里随便什么人出来,哪怕能安顿一小块疆土,也是好的。在这种情形下,建立和恢复秩序才是最重要的。秩序本身就是光芒。邵雍说:“治《春秋》者,不先定四国之功过,则事无统理,不得圣人之心矣。……故四者功之首,罪之魁也。”[11]这里的四国讲的是秦、晋、齐、楚。这四国是“功之首,罪之魁”,功绩有多大,罪过就有多大。在历史见识上,邵雍有些方面的高度是二程所不及的。


接下来讲元会运世。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显然是有顺序的,一个光亮等级的顺序。日的光芒最强,月的光芒次之,星的光芒较弱,辰则近乎无光。“日经天之元,月经天之会,星经天之运,辰经天之世。”[12]“经”在这个地方是掌管的意思。元会运世分别对应着日月星辰。我们不能把元会运世仅仅理解为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元会运世既然对应日月星辰,就一定与光的强度有关。将元会运世自乘,就有了元之元到世之世的顺序。元之元是一,元之会是十二,元之运三百六十,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也就是先乘一,再乘十二,然后乘三十,最后再乘十二。会之元是十二,运之元三百六十,世之元四千三百二十。关于元会运世有几种算法,在哲学史上尚存争议。从皇之皇到伯之伯意味着不同的治理原则,对应日月星辰也就是从日日到辰辰的过程。日日就是光芒强到不能再强的阶段,辰辰就是光芒暗到不能再暗的阶段。元里面分元、会、运、世,会里面又细分出元、会、运、世,这样依次往下,是一个分的过程。元之元是一个大的时间单位,元之元包括世之世。元之元结束以后一个新的周期就开始了。如果把元、会、运、世简单当作时间的段落,那皇之皇对应的是元之元,也就意味着皇之皇在治理时间上是最长的。但是邵雍明确讲:“祖三皇,宗五帝,子三王,孙五伯。”进而他感慨说:“何祖宗之寡而子孙之多耶!”[13]这个世界治世常少而乱世常多。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皇帝王伯不是指实际治理时间的长短,而是其治理原则的久暂。“皇之皇”与“伯之伯”之间的差别是治理效果和治理原则的适用范围的不同。“伯之伯”对应世之世,已经是至暗的治理。但即使在这样的治理当中,也有暗合“皇之皇”的治理原则的地方。“伯之伯”基本上以智力把持天下,但也不能完全背离无为的原则。因为无为是普遍的政治原则。


邵雍说:


三皇春也,五帝夏也,三王秋也,五伯冬也。……唐季诸镇之伯,日月之余光也。后五代之伯,日未出之星也。自帝尧至于今,上下三千余年,前后百有余世,书传可明纪者,四海之内,九州之间,其间或合或离,或治或隳,或强或羸,或唱或随,未始有兼世而能一其风俗者。吁,古者谓三十年为一世,岂徒然哉?……惜乎时无百年之世,世无百年之人,比其有代,则贤之与不肖,何止于相半也?时之难不其然乎?人之难不其然乎?[14]


治世常少而乱世常多,历史发展又在一个必然的递降的过程中。为什么治世如此之难呢?在帝尧以来的三千余年里,没有能维系六七十年(兼世)的治世。古人把三十年当作一世,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一世三十年,其实就是一代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人即使能活到七八十岁,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不过三四十年。“时无百年之世,世无百年之人”,一代良法美治之所以难以长期维系,原因即在于此。


对于《论语》里的“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邵雍给出自己的阐释:


仲尼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自极乱至于极治,必三变矣。三皇之法无杀,五伯之法无生。伯一变至于王矣,王一变至于帝矣,帝一变至于皇矣。其于生也,非百年而何?[15]


在邵雍看来,由极乱到大治,可三变而成。伯用心经营三十年就可以转为王道,王用心经营三十年就可以转为帝道,帝用心经营三十年则成皇道。刚好是百年左右。但可惜的是,治世的原则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代向左,一代向右。治理的原则总是没有办法延续。所以祖宗常少而子孙常多,治世常少而乱世常多。


《观物内篇》最后讲到的是士农工商。士农工商这个等级顺序讲的是治理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什么的治理之下,百姓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高的是士,最低的是商。士农工商自乘,从而细分为十六个等级:最高的是士士,最低的是商商。商商就是商人的平方,也就是市侩的极致。到了这个部分,前面讲的走飞草木,变成了飞走木草。飞走木草自乘,就形成飞飞到草草这样一个等级的序列。士士是巨民,商商是细民,其实也就是更详尽的大人与小人的分别。飞飞是巨物,草草是细物。


总体上讲,《观物内篇》偏向于静,偏向于体。这个静和体不是说没有变化,没有衍生,没有发展,而是说它更多地强调一种客观的像春夏秋冬一样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样的必然趋势在邵雍那里被理解为静的,属体。在必然的趋势面前,人的能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能顺应时势。这种态度跟二程有别。二程强调时势的转化,而邵雍是强调顺应的。在邵雍那里,最高的能动性就是“以经法天”。[16]


[1]《朱子语类》,第2546页。


[2]《邵雍集》,第1页。


[3]同上书,第2页。


[4]同上。


[5]《邵雍集》,第3页。


[6]同上书,第4页。


[7]《邵雍集》,第11页。


[8]《邵雍集》,第159页。


[9]同上书,第166页。


[10]“先君病且革,乡人聚议后事于后,有欲葬近洛城者。时先君卧正寝,已知之曰:‘祇从伊川先茔可也。’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致力,愿先生自主张。’先君曰:‘平生学道,固至此矣,然亦无可主张。’伊川犹相问难不已,先君戏之曰:‘正叔可谓生姜树头生,必是生姜树头出也。’伊川曰:‘从此与先生诀矣,更有可以见告者乎?’先君声气已微,举张两手以示之。伊川曰:‘何谓也?’先君曰:‘面前路径常令宽,路径窄则自无着身处,况能使人行也。”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见《八朝名臣言行录》,《朱子全书》(第十二册),第850页。


[11]《邵雍集》,第166页。


[12]同上书,第35页。


[13]《皇极经世书》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邵雍集》,第39页。


[15]《邵雍集》,第32—33页。


[16]《皇极经世书》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