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五 以觉言仁

“以觉言仁”是程颢的一大发明。他说:“医书言手足痿痺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1]


手足痿痹,半身不遂或高位截瘫,本来属于身体一部分的现在变得痛痒无关,这就是“不仁”。这个讲法虽然极具启发,但终归是比喻。程颢讲的知觉主要不是气质层面的感通,而是对义理的体认和知觉:


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2]


气质层面的知觉,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普遍的。只有知觉体认义理,人才有可能超越个体的有限性,达到普遍的一体之仁。


程颢有一段很短的话,后世称之为《识仁篇》。其文曰: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3]


人和万物的“生生之理”本自一贯,因此可以推至“浑然与物同体”。这种“同体”不是气质上的偶然感应,而是理上的必然贯通。“义、礼、智、信皆仁也”,是程颢的又一个伟大发明。这一创发,是使儒家价值真正确立为一元的关键。仁、义、礼、智、信表面看来各有侧重,但是举一个“仁”字,义、礼、智、信就包含在其中了。不能说生是仁,杀就不是仁;不能说爱是仁,恨就不是仁。世间万物,有春就有秋,有生就有杀,杀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生的环节——个体的消亡是生生不已的环节。在这个意义上,义、礼、智、信不过是仁的不同表现,是“仁”这样一个更高的原则和道理的具体化。“仁”这一根源价值不是在气上证实,而是在理上证实的;不是靠经验来论证,而是在义理上论证的。人对他人的同情的普遍性不是根源于气质的感通,而是根源于对生理之一贯的觉知和体认。


[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同上书,第15页。


[2]《二程集》,第33页。


[3]同上书,第1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