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特别强调发挥心的主动的作用。在他看来,性是一种结构性的倾向,是必然的。但性没有自主性,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实现程度。作为一种本质倾向的性的实现,需要心的主动性的发挥。在解释《论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句时,张载说:
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1]
“弘”在这里是使之扩大、使之博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心能够使性的实现充分且广大,而性没有主动性,所以它不能够检点人的心。人之所以能够修养和提升自己,根本在于心的主动性。这也就是张载所说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2]。
修养功夫的第一步是变化气质。有些学者把变化气质作为张载修养的目标,其实不对。张载的确说过:“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3]但在修养功夫里,我们得明白具体什么是“变化气质”。张载说:
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4]
“变化气质”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虚心”的过程:变化气质为表,虚心为里。“虚心”就是要克制自己的主观成见。去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就是虚心。张载明确指出:一般情况下,自强自是的人难有进步,因为这样的人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这样的人是最需要变化气质的。具体怎么变化呢?先改变他的身体姿态。对于自是自强的人,第一步就是要“下其视”[5],也就是把他的目光从高处移下来,这种身体形态的调整可以改变人的内心。变化气质虽然是修身的入门功夫,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儒家强调内外交养,一方面通过身体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通过内心的变化来改变身体。变化气质以后,人心里面潜藏着的各种成见就会有所松动,开始用一种平和的、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看待他人。通过变化气质,我们就有了进一步向道理开放的可能。虚心才能朴素平和,才能让真实的道理进来。
“虚心”打开了一扇门,接着就要去面对道理了。“大其心”的内涵就是“穷理”。张载说:“释氏便不穷理,皆以为见病所致。”[6]又说:
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7]
“大其心”就是要研究天下万物的道理。在理解世间万物的道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对事物的真实感通。抽象的同情心和具体的同情心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通过对事物的具体的认知,把这同情心落到实处。通过变化气质和虚心,我们就为穷理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张载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见闻之知”,一类是“德性之知”。张载说: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8]
“见闻之知”就是通过物与物相感得到的知识。我们的感官知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颜色、形状、温度、大小的认知,都属于“见闻之知”。另外一种知是“德性所知”,德性之知不是从人的所见所闻当中萌发出来的。当然,并不是说“见闻之知”不重要,但要以“德性所知”来统领“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强调的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道德一定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而非源自对象自身的经验品质。如果国家值得我们爱我们才爱,那所有乱臣贼子就都有了借口!父亲值得我们孝,我们才对他孝,那就有一万个理由不孝顺父亲。“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德性源自作为我们的本性的固有倾向,这种固有的倾向是我们应该去觉知的最根本的东西。我们首先要觉知到自己对他人的感通关联的倾向,觉知到我们内心中的天地之性,进而意识到自己的气质之性对天地之性的遮蔽。在此基础上,通过穷理一点点充扩出去,扩充到极致,从而将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贴落到实处。
[1]《张载集》,第22页。
[2]同上书,第24页。
[3]同上书,第321页。
[4]同上书,第274页。
[5]同上书,第268页。
[6]《张载集》,第321页。
[7]同上。
[8]同上书,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