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七 主敬

我们在前面讲到程颢的时候说过,程颢在道学基本话语的建构方面贡献极大。后来宋明道学的展开,基本上是在延续程颢的架构。比如在修养功夫上,程颢就特别拈出一个“敬”字,这确实是北宋道学的一大发明。“敬”这个字在《论语》《孟子》里并不常见,但“敬”的观念却隐含在其中的很多段落当中。比如《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孔子这里说的就是一个“敬”字。《中庸》讲“慎独”,《大学》也讲“慎独”,“慎独”所要强调的也是“敬”。《中庸》第一章讲:“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里面也有敬畏的意思。然而,从汉代到唐代,却再没有哪个思想家强调“敬”字了。直到程颢出现,这个“敬”字才被重新拈出。程颢说:“敬胜百邪。”[1]“敬”可以点化一切邪妄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敬”呢?为什么“敬”在修养功夫里有这样根本的重要性?程子说:


敬是闲邪之道。闲邪存其诚,虽是两事,然亦只是一事。闲邪则诚自存矣。[2]


这里的“闲”是防卫的意思。“敬是闲邪之道”,与程颢所讲的“不是将清来换却浊”[3]是一致的。“闲邪则诚自存”,不好的东西一旦被克服掉,好的东西就自然彰显出来了。之所以要讲一个“性善”的道理,就是因为这是最“易简”的。如果人的本质是恶的,或者人干脆没有本质,那么,人伦日用中的种种规范就只能是“人旋安排”的结果。不应该是人忙忙碌碌地去安排、创造和发明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安排应该根源于人的本质。好的生活安排得是符合人的本质倾向的。所谓的“邪”就是“不正”,“不正”本质上就是“不中”,“不中”则有“过”和“不及”。“闲邪则诚自存”,是真正意义上的易简之道。把不正的东西清除掉,正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社会生活中的“过”或“不及”通常是用“礼”来规范的,而真正的“礼”一定是与自然秩序相一致的。《礼记·乐记》篇讲:“大礼与天地同节。”礼的规范虽难免有人为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讲,却是根源于天道和人性的。在程子那里,忙与闲正是儒佛的分判处。程子与富弼有这样一段对话:


富公尝语先生曰:“先生最天下闲人。”曰:“某做不得天下闲人。相公将谁作天下最忙人?”曰:“先生试为我言之。”曰:“禅伯是也。”曰:“禅伯行住坐卧无不在道,何谓最忙?”曰:“相公所言乃忙也。今市井贾贩人,至夜亦息。若禅伯之心,何时休息?”[4]


富弼对程子说:你每天这么从容不迫,真是天下最闲的人。程子回答说:我做不到天下最闲的人。接着他问富弼:你觉得天下最忙的人是谁?富弼请程子明言。程子说:“禅伯是也。”富弼很惊讶:“禅伯念念不忘的都是道,怎么能说最忙呢?”程子曰:“相公所言乃忙也。今市井贾贩人,至夜亦息。若禅伯之心,何时休息?”你说的那“无不在道”正是最忙的表现。那些奔忙于生计的市井之人,到了夜里也就睡了,所以哪怕再忙也有休息的时候,禅伯的心何时休息呢?而且他那个“忙”只是在“强生事”。凭白生出许多事端,却又不是从人的本质出发的。人情所不可免的天天要压抑着,每天在跟人最根本的倾向做斗争。不可免的牵挂要克服,正当的欲望也要去克服,每天跟人的本质做斗争,得忙成什么样子?程子的意思是:我顺理而行,不就是天下最闲在的吗?这个“天下最闲人”的“闲”字,讲的就是“易简”。


敬既是闲邪之道,那么如何理解“敬”呢?程子说:


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5]


“主一”就是精神凝聚专一的状态。当然,光讲专一显然是不够的。一心一意地就爱赌博,一心一意地就是好色,也是专一。所以,程子进而讲:“一”是没有任何具体对象的情况下,内心保持收敛、整齐、专一、纯净的状态。“主一无适”,就是没有任何对象和方向的精神凝聚、炯然在中的状态。程颢说:“心要在腔子里。”[6]与“心在腔子里”相反的就是心不在焉,心全然不在此处。把心收到自己腔子里,就是“主一无适”。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敬”是打破自我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良药。“敬”把个人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去。往往越是沉迷于自我的人,越不幸福。自我观念太强的人得失心就重,患得患失,永远在煎熬中。凡事出于公心,再焦虑也有限。“敬”这个字可谓点雪洪炉,一切纷扰都能消得净尽。


必须注意的是,程子讲的是“敬”,而非“静”。有人问程颐:“敬莫是静否?”程颐回答说:


才说静,便入于释氏之说也。不用静字,只用敬字。[7]


这与周敦颐、邵雍对“静”的关注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程子自觉地将儒家的修养方法与佛教区别开来。《孟子·公孙丑上》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儒家的根本修养功夫不是静坐,而是在事上磨炼。人就是一件事、一件事认真做去,在事上去印证此心,在事上去磨炼此心。在程子看来,只要讲到这个“静”字,就已经落到禅宗那边去了。


[1]《二程集》,第119页。


[2]同上书,第185页。


[3]《二程集》,第11页。


[4]同上书,第293页。


[5]《二程集》,第169页。


[6]同上书,第96页。


[7]同上书,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