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一 本心

“本心”概念是陆九渊思想的核心,也是解开陆九渊思想的一把钥匙。陆九渊的“本心”概念根源于孟子,他特别运用孟子所讲的“良知”“良能”来解释“本心”这一概念,并强调这种“良知”“良能”是 “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1],也就是说这一本心不是从外面陶铸、塑造而成,是我本来就有的。


陆九渊“本心”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不可遏制的道德情感,其根源也就是孟子所讲的“四端”。陆九渊特重孟子的“四端”说。当然,关于“四端”《孟子》里有两种讲法:一种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孟子·公孙丑上》),另一种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孟子·告子上》)。在讲“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时,孟子特别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的“端”字,有不同的理解。朱子解为外在表现,即“恻隐”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性,“恻隐”是情,性为体,情为用。[2]另一种解释将“端”解为萌芽、端绪、种子。不管是何种解释,在这一语境下恻隐之心还并不等于仁。而在讲“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时,孟子却又讲:“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陆九渊更多地用后面这种讲法。他直接把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样的道德情感等同于仁、义、礼、智,这是他的“本心”概念的关键。


“本心”这一概念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凡言心就必有觉知,“本心”所觉知的内容则是不受私欲遮蔽的应然之理。另一方面,“本心”意味着某种道德情感。“本心”所生发的道德情感是无所计较、自然发显、面向道理而非功利的情感。陆九渊最常举的例子就是孟子讲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里的“乍”字强调这种道德情感的涌现的非功利性,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做作的。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小动物受到伤害、遇到危险,必然会涌现这样的情感。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是如此。按照陆九渊的理解,这种必然发显的道德情感就被称为“本心”。


当然,在陆九渊那里,“本心”的这些含义是熔铸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本心”称为“心之本来之体”,即人心本来的样子。人心在没有被私欲遮蔽的时候,完整地包含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情。而这些道德情感在陆九渊看来都是纯善无恶的。由这些道德情感引发出来的行为也应该是善的。人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恶,原因在于人欲的遮蔽。


陆九渊是一个极具道德感染力的人,又极善指点,常常几句话就让人豁然省悟。有一次他的弟子詹阜民问“本心”如何理解。当时陆九渊坐在那儿,詹阜民在旁边陪侍。陆九渊突然站起,詹阜民想也不想,跟着就站起来了。于是陆九渊一指,问道:“还用安排否?”[3]这里有什么计较吗?这不就是“本心”的发显吗?詹阜民的行为体现出的正是“四端”里的“恭敬之心”。这一恭敬之心,在你不去计算、不去思考,没有理性的东西参与其中的时候,反而表现得更加突出。这种恭敬之心人人都有,这就是人的“本心”。我们只要把人的本心充分发挥出来,不被物欲遮蔽,也就完成了我们的道德修养。在陆九渊那里,儒家生活方式是否合理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他认为儒家生活方式的合理,是理所当然的,完全不用论证、毋庸置疑的。他的易简之道,是以此前的道学哲学建构为基础的。陆九渊的“本心”概念是直接承继孟子而来的,是对孟子的思想简单化和纯粹化。


[1]《与曾宅之》,《陆九渊集》,第5页。另见《与赵监》,《陆九渊集》,第9页。


[2]《四书章句集注》,第238页。


[3]《陆九渊集》,第4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