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的论断其实是“心外无理”的自然延伸。既然我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这个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这等于已经讲出了“心外无物”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心外无物”不是说心之外没有事物存在,而是说即使有物,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物。为了更清楚地讲明问题,阳明对《大学》的“心、意、知、物”做了界定,也就是著名的“四句理”: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1]
在“心、意、知、物”四个概念中,阳明显然是以“意”为核心的。阳明中岁教法强调的不是“致知”而是“诚意”,这与他对《大学》古本的坚持以及对知行合一的强调都有密切的关联。“心”是身体的主宰。“心”发念出“意”。在阳明这里,“意”的范畴显然与朱子不同。朱子讲“意”,与“心”能知能觉的能力是紧密关联的,主要强调“意”的经营、往来义。阳明将心中所发的种种念虑情感都概括为“意”。这里面稍微有点费解的是“意之本体便是知”。我一般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意本来便能知”。你有意念发显,这意念发显的同时,你对自己的意念就是有所省察的。这意念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你是有知觉的。同时“意”本身也是一种知。由“意之所在便是物”可知,阳明讲的物不是离开人的认知的纯客观的物,而是与意念相关的物,也就是“事”。这样一来,他所讲的“心外无物”指的是在人类的行为之内所牵涉到的“物”。所以,这个“物”当然是跟意识关联在一起的。可见阳明哲学关注的不是客观的宇宙,而是人的生活世界。
“心外无物”这一命题受到了更多的质疑。《传习录下》载: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2]
“一时明白”的“一时”强调的是没有时间的过程:我们不用一片一片辨认,整朵花自然而然就在你心中完整地呈现,这说明你心中早有花的概念。由于我们心中本有颜色、气味等分辨能力,进而在文明分辨的积累中,我们把这一分别的整体称为“花”,所以如今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一株花树。如果心中没有这些让花树如此显现的条理,那此花是不可能“一时明白起来”的。阳明“心外无物”的命题依然只能在历史性民族的历史意识的积累中才能得到理解。我们在这个文明当中,我们的心灵被这个文明刻上了烙印。在这样一个“大心”中“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才是可以理解的。若仅从个体的心灵出发,阳明所讲的这些道理就总会遇到无法回避的困难。
[1]《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第6页。
[2]《王阳明全集》,第107—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