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的论断其实是“心外无理”的自然延伸。既然我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这个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成鬼成帝,生天生地”,这等于已经讲出了“心外无物”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心外无物”不是说心之外没有事物存在,而是说即使有物,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物。为了更清楚地讲明问题,阳明对《大学》的“心、意、知、物”做了界定,也就是著名的“四句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心、意、知、物”四个概念中,阳明显然是以意为核心的,这与他对《大学》古本的坚持,以及对知行合一的强调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里面,稍微有点费解的是“意之本体便是知”这句。我一般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意本来便能知”,你有意念发显,这意念发显的同时,你对自己的意念就是有省察的,这意念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你是有知觉的。“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阳明讲的物是与意念相关的,指的是“事”。也就是说,他所讲的“心外无物”指的是在人类的行为之内所牵涉到的“物”。所以,这个“物”当然是跟意识关联在一块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人的灵明,没有任何有意识的、有心灵的存在者,这个世界即使存在,它也等于是无分别的一团漆黑,正因为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分别。人分别出天地、阴阳、动静、刚柔,由此分辨下去,就有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物。再次强调,阳明不讨论宇宙论问题。人类的文明所达到的疆域就是他讨论的边界,只有这个边界以内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我把“心外无物”的“心”理解为“客观精神”。在我看来,客观精神指的是历史性民族的历史意识的积累,也就是文明的积累。各种观念层层叠叠地积累下来。我们在这个文明当中,我们的心灵被这个文明刻上了烙印。《传习录(下)》载: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8]
这里,“一时明白”的“一时”强调的是没有时间的过程:你不用一片一片辨认,整朵花自然而然就在你心中完整地呈现,这说明你心中早有花的概念。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花,这是一株花树。如果心中没有这个概念,是不可能“一时明白起来”的。从这个角度说,阳明讲的“理”就不是脱离了人们行为的“理”,而是在人的行为之内、跟人的行为有关的。客观的有规律的世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舞台。所以,客观必然性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前提。比如重力,我们不可能在重力之外,我们思考、理解、判断都得把重力的因素考虑在内,你不能指望从十楼往下一跳反而跳到了四十楼。比如有质量的东西就有惯性,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惯性的因素。我们可以自觉地意识到这个规律,也可以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生活于其中。在人的道德选择中,同样的规律,我们可以用它来为善也可以用它来作恶。比方说,我们可以用万有引力做好事。我们用一氢气球挂一条幅,为了不让气球飞走,就得用一个重的东西坠住它。我们也可以用这规律来害人。比如有一个人在楼下走,我们拿一把椅子砸下去。所以,重要的在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源于我们的意志,源于我们的心灵。善的选择源于完善的心灵,而非对客观规律的掌握。这完善的心灵,就是阳明所说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