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四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存在的实践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自身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性。简要地分析实践的内在矛盾,会使我们较为真切地理解人的生活活动,较为具体地理解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


其一,实践主体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实践活动是人以自己的感性的自然(肉体组织),并通过感性的中介(物质工具),去改造感性的对象(物质世界)。离开实践主体的自然的感性存在,就没有感性的实践活动。“但人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理智的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界,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这种双重的适应性,即环境对人和人对环境的不断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了人的活动的本质。”[1]离开超自然性的自然性,人只能像动物一样去适应自然;反之,离开自然性的超自然性,人的超自然性只能是一种神秘的、抽象的特性。因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其自然性是具有超自然性(自为性)的自然性,其超自然性是具有自然性(自在性)的超自然性。只有辩证的哲学反思,才能超越把人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分割开来的知性思维,达到对人的自在自为的辩证理解。


其二,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是人把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变成现实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自己给自己构成人所要求的世界图景,并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使世界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但同时,实践作为人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又必须面对客观世界,以客观世界为转移。因此,一方面,实践主体要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实践主体的目的性要求又必须积淀着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这种目的性要求才能得以实现。由此便构成了实践活动中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只有在辩证哲学的反思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其三,实践活动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在于人类是依据“两种尺度”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本质上是以“人的尺度”去要求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则是以“物的尺度”去规范人的目的与活动。因此,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深层地看,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矛盾。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人则有两种“尺度”,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既是以“人的尺度”去改变世界,又是按照每种“物的尺度”去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正是在这两个“尺度”的对立统一中,实践活动实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其四,实践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化的过程:一方面,实践主体以“人的尺度”去要求实践客体,把自己的“目的性要求”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化(客体变成主体所要求的客体);另一方面,实践主体又以“物的尺度”去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按照“客观规律”去进行实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客体主体化(主体成为掌握客体规律的主体)。正是在这种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对立统一中,人实现了改造世界与改造自身的对立统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这种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是不断扩展与深化的。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它不仅蕴含着实践主体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实践过程的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实践结果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诸多矛盾,而且还蕴含着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与普遍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现实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这些矛盾更为深刻地显示了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现实性与理想性,是蕴含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一对根本性的矛盾。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列宁提出了一个公式,并做出了具体解释。列宁说:“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他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3]实践活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使人与世界之间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即:人以“理想性”的要求而“现实”地“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使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现实,并在这种现实中实现人与世界的统一。


实践活动中的又一对矛盾,是现实性与无限性的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每次现实”和“个别实现”是有限的,而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却是一个无限的历史展开过程。实践活动作为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自然的世界与属人的世界、人的自然性与人的自为性、人们创造历史与历史发展规律等人与世界之间全部矛盾的“交错点”,它并不是一个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点”,而是聚集在这个“交错点”上的全部矛盾的历史展开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把世界变成人所希望的世界的活动,也就是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理想性是一种无限的指向性。实践具有无限的指向性,哲学则试图通过对世界统一性的确认、对知识统一性的占有、对意义统一性的规定,来奠基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这就是哲学所寻求的“本体”。而哲学对“本体”的寻求,则更为深刻地显示了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人类实践的矛盾性,人类历史的矛盾性。“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就是对这种人类性矛盾的理论自觉。所以,我们应当从“实践”的内在矛盾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转向”,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论”的“世界观”。这是我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认识,这也是我们对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的基本理解。


[1]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2]《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


[3]《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