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思想与反思思想
思想的反思与反思的思维
反思思想与思想的前提批判
在前几讲中,我们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入手,和大家讨论了关于生存与生活、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小我与大我、理想与现实、标准与选择以及历史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最后,又讨论了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讨论所有这些关系问题的时候,我曾经向大家作了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在哲学的意义上所成立的这些关系,这些问题,或者扩而大之,我们在哲学的意义上所探讨的全部的哲学问题,都是在哲学的“反思”的意义上成立的。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是在一个非反思的意义上,那么人和世界的关系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因为在一个非反思的经验常识的意义上,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人之外的世界又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还有什么问题可言呢?所以大家在学哲学的时候,面对着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把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变成了一种经验常识的或者是一种科学层面的“观世界”的理论。只有当着我们在一个反思的意义上,把人同世界的关系当做了问题,我们才能形成哲学的世界观理论。
我们为什么能够把人和世界的关系当做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呢?那是因为,在我们思考人同世界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在经验的层面上,人和世界是互相独立的存在;但是,在哲学的反思活动中,“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成了“问题”,这就是以人作为主体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大家想一想这个道理。就是说,哲学之所以能够把人和世界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当做问题,它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在人和世界关系当中,人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它具有关于“我”的自我意识,在“我”的自我意识当中,我把人和世界看做了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它的现实性上,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我们一旦意识到了主体自身的矛盾,我们从主体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去把握经验对象的时候,这个经验对象就被我们把握成了现象与本质呀,个别与一般呀,必然与偶然呀,相对与绝对呀,有限与无限呀,确定与不确定呀,等等一系列的矛盾的存在。那就是说,我们关于经验世界的全部矛盾的把握,是以我们在哲学的反思的层面上来看问题为前提的。
我经常引证马克思的那段话,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它同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而我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我”,从而构成“我同世界”的关系,这里边正好隐含着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来讲哲学思维的问题,也就是“思想与反思”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