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三 反思思想与思想的前提批判

与“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不同,哲学反思的直接对象是“思想”,而不是思想的对象。如果反思的对象仍然是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那么,这仍然是“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它所形成的也仍然是关于世界的思想。正因为“反思”的对象是“思想”,而不是思想的对象,因此,“反思”才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思考。就是说,在人类思想的反思维度中,不是具体地实现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统一,从而构成关于“存在”的某种“思想”;恰恰相反,人类思想的反思维度,是揭露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各种关于“存在”的“思想”进行反省和批判。正因为“思想”的“对象”是构成思想的全部“存在”,“思想”本身是无限丰富、复杂的,所以,反思的对象是无限开阔的,古往今来的各种哲学从未停息对“思想”的“反思”,当代哲学则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反思”的任重道远。


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总是对反思对象的批判;没有作为反思对象的“思想”,也就没有作为反思活动的批判。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反思的对象不只是作为思想内容的思想,而且包括构成思想的根据。这种构成思想的根据,是思想得以形成的前提。它是哲学反思的真实对象,因而哲学的反思具有“前提批判的性质”。我们现在就来讨论反思思想与思想的前提批判。


在哲学的意义上,思想的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据,推演思想的支点,评价思想的尺度和检验思想的标准。对思想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对构成思想的根据、支点、尺度和标准的批判。这种“前提批判”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这表明,哲学的反思是反思的特定层次——前提批判的反思活动。


思想的自我反思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内容的反思,二是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前者是普遍地存在于各种思想活动之中的思想自我反思,后者则是属于哲学层面的哲学反思。


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思想活动中,不仅仅要“构成思想”,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具体的统一,而且总要反省、追究已经构成的思想是否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所谓“反复思考”,“三思而后行”等等,都是指这种对思想内容的反思。由此可见,这种思想内容的自我反思,是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全部思想活动之中的。这种层次的反思,还不是专属于哲学的反思。这里,我们以人们对科学的反思为例,来说明两个不同层次的反思,并从而理解哲学层次的反思。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人们总是通过对科学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来推进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科学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思想的自我批判史。但是,这种科学思想的自我批判,并不直接就构成哲学层面的反思。


科学思想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第一个层次,是在遵循既定的逻辑前提的基础上,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科学思想;科学思想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第二个层次,则是对科学思想的逻辑前提的批判与变革。这种对科学思想的逻辑前提的批判与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们普遍认同的、占有统治地位的“公理”的挑战。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日心说”之于“地心说”,“进化论”之于“创生论”,“非欧几何”之于“欧氏几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于“经典物理学”,“剩余价值学说”之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于“空想社会主义”,都可以说是对“公理”的挑战,并且以新的“公理”去取代了旧的“公理”,其中包括把旧的“公理”作为新“公理”的特例而容涵于新“公理”之中。


显而易见,科学思想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所实现的对科学理论的逻辑前提的变革,以及由此而实现的世所公认的权威性的“公理”的转换,是科学的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至变革了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这种指向思想并从而改变了思想的逻辑前提的科学思想的自我反思,已经不再仅仅是思想内容的自我反思,而是一种关于思想的逻辑前提、思想的逻辑基础的反思,因而它属于对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即哲学层面的思想自我反思。


以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为对象的哲学反思,当然不止于科学研究中的哲学层面的反思,而且包括一切思想活动中对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任何思想,不管是常识思想还是宗教思想,不管是艺术思想还是科学思想,都隐含着构成其具体内容、从而也是超越其具体内容的根据和原则。这些根据和原则,是思想构成其自身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以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行为准则、终极关怀等形式而构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种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前提而隐含在思想构成自己的过程和结果中,并对思想构成其自身的进程与结果发挥逻辑的强制性力量——由既定的思想逻辑支点出发而形成特定的思想。因此,要变革思想,就必须变革构成思想的逻辑支点。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思想自我反思的第一个层次——思想内容的反思,跃迁到思想自我反思的第二个层次——对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也就是对思想前提的反思。这就是哲学的前提批判。


思想的前提,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也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支点。人的任何思想,都蕴含着构成自己的前提;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就是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


应当看到,对思想的前提批判,既是哲学反思的实质性内容,又是哲学的艰巨使命。哲学反思的艰巨性,就在于思想前提所具有的“隐匿性”、“强制性”;而哲学反思的现实性,则在于思想前提所具有的“可选择性”和“可批判性”。作为思想前提批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统一,则在于思想前提的“普遍性”。下面,我们就分别讨论思想前提的这几个基本特性。


首先讨论思想前提的“隐匿性”和“强制性”。思想前提,它作为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是思想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思想构成自己的“幕后的操纵者”。比如,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中,我们总是按照形式逻辑的三段论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并不自觉地遵守着形式推理的各种规则。这些形式推理的规则,在我们构成思想的进程和结果中,只是“默默地奉献”,深深地隐匿在思想活动之中。还应看到的是,在我们的思想活动中,并不仅仅是不自觉地遵循着思维运动的规律与规则,而且“隐匿”着更多的“幕后操纵者”。比如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无条件地烙印在人们的思想之中,并以不自觉的方式规范着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同样,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终极关怀等等,都以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方式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内容和行为内容。


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虽然深深地“隐匿”在思想的过程与结果之中,但它作为思想中的“看不见的手”和“幕后的操纵者”,却直接地规范着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这就是思想前提对构成思想的“强制性”。比如,在“常识”范围内,我们必须遵循“经验”的方式去构成思想,任何“超验”的思考,都是对“常识”的“挑战”。同样,在各种特定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必须以这些理论框架提供的基本原则为思想的前提,并依据这些思想前提去形成思想。这就是思想前提对构成思想的逻辑强制性。


思想前提的“隐匿性”和“强制性”,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必要性。这就是,只有通过哲学反思,才能超越对思想内容的反思,而达到对构成思想的前提的反思;也只有通过对构成思想的前提的哲学反思,才能揭示出“隐匿”在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前提”,并以哲学批判的方式去解除这些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从而使人们解放思想,创立新的思想。


哲学对思想前提的反思,不仅由于人类思想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揭示隐匿于思想之中的前提,并不断地“解除”这些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而且还因为,思想前提自身所具有的“可选择性”和“可批判性”,为哲学的前提批判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首先是因为任何思想的前提或思想的任何前提都具有“可选择性”。这就是说,思想的前提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在构成思想的特定过程和特定结果中是确定的、不可变易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它在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思想领域中,又是不确定的,可以变易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性又是应当和可以解除的。


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还因为任何思想的前提或思想的任何前提都具有“可批判性”。这就是说,我们在对任何思想的反思中,都不仅可以反思思想的内容,而且能够反思思想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在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中是“隐匿”的,但人们却可以通过哲学的反思去揭示这些隐匿的前提,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或“解释”,使它们以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和终极关怀等方式而成为哲学批判的对象。


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其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统一,在于思想前提的“普遍性”。这就是说,在人的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中,思想前提是“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的。以“思想”为对象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四海为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下面,我们着重探讨思想前提的普遍性。


思想前提的普遍性,首先表现在任何思想都有构成其自身的根据。具体地说,任何思想的自我构成,都是以某种“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前提的。这就是说,人们在构成具体的思想之前,总有某种关于世界的整体图景,有某些构成思想的方法,有某些对思想进行解释和评价的解释原则和评价标准。


思想前提的普遍性,又表现在思想的过程总要遵循思维的规则和运用思维的方法。这些思维的规则和方法正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重要前提。学习形式逻辑,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思维的规则去构成思想和交流思想。思想的前提批判则是要求对构成思想的思维规则和思想方法进行哲学反思。在论述辩证法时,列宁指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1]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人类认识具有生理的、心理的、语言的、逻辑的、经验的、情感的、意志的、文化的多质性及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生成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各式各样的认识成分,从而构成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日益丰富的矛盾关系,并实现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揭示和批判地考察这些认识成分、认识环节和认识方法等等,是哲学的前提批判的重要内容。


思想前提的普遍性,还表现在思想的构成总要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为前提。这就是说,任何思想的构成,都是通过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科学的或哲学的方式构成的;没有把握世界的某种特定方式,也就没有某种特定的关于世界的思想。问题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都不是凝固的和僵死的,而是在人类的前进的发展中历史地变化的。哲学的前提批判,就是揭示思想在自我构成中,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为前提。通过这样的哲学前提批判,就会变革和更新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而实现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


思想前提的普遍性,最深层地表现为“理论思维的前提”。恩格斯曾经强调地指出,在人的全部思想中,隐含着一个最普遍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这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恩格斯说:“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2]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就在于它不像各门具体科学和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式那样,把理论思维的“前提”当做毋庸置疑的出发点,去实现思维和存在的某种形式的统一,而是把理论思维的这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作为考察的对象,去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只有理解哲学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才能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真实意义,才能把握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


哲学反思的根本特点,决定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对此,哲学大师们有明确的论断。例如,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把哲学视为一种“清理地基”的工作,认为“哲学家的事业”就是对“自明性的东西”进行分析。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在所谓的“自然的思维态度”中,认识是深不可测的,而认识的可能性却是“自明”的;但在反思的哲学思维中,认识的可能性却成为理性批判的对象[3]。他们都把哲学批判的锋芒指向了人类认识何以可能的“前提”,并迫使这个前提由“幕后”走上“前台”,由“看不见的手”变成“看得见的手”,从而遭到哲学反思的无情的批判。就此而言,康德的先验方法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哲学的前提批判的方式。


以“语言转向”为标志的现代哲学,充分利用“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公共性、多样性、历史性、可分析性和可解释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展开了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的思想前提批判。构成人的神话世界、常识世界、宗教世界、艺术世界、伦理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神话语言、常识语言、宗教语言、艺术语言、伦理语言和科学语言,在这种追问“思想前提”的哲学反思中,不得不一一走上思想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前台”,暴露自己得以存在的“前提”,申诉自身继续存在的“根据”,变革自身发展的方式。


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是以人类生活的历史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哲学前提批判的自觉与强化,其现实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4]近代哲学的前提批判,主要是对“上帝本体论”的批判,即对“神圣形象”的批判;现代哲学的前提批判,则主要是对“非神圣形象”的批判,也就是对“尘世”中的各种文化样式的批判。


马克思正是以哲学的前提批判,深刻地揭示了“隐匿”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中的诸种“前提”,空前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人在各种“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而现代哲学所进行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科学技术”批判、“意义世界”批判、“话语方式”批判等等,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非神圣形象”的思想前提的批判。


在这里,重新思考我国学者王国维所说的读书三境界,对于理解思想的前提批判是非常有帮助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界,虽然是登高望远,博览群书,但却只能是“获得思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虽然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但却不一定找到“思想的前提”;只有“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在那人所未见的地方,才有可能找到“隐匿”的“思想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读书三境界”,既生动地体现了“前提批判”的艰难,也深刻地显示了“前提批判”的意义。


[1]《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4页。


[3]参见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