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两个世界
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对理念论的反思
通种论
摹仿创世说
苏格拉底述而不著,甚至也不能说“述”,而是“行”,他是一位实践哲学家。记述苏格拉底的思想,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以至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甚至声称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为柏拉图作注脚而已。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夸张,但柏拉图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对哲学的贡献就在于把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思路确定下来,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柏拉图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二十岁左右与苏格拉底相遇,回家把诗稿统统烧掉,从此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城邦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寻求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时间达十多年之久。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柏拉图学园一直延续了900年之久,要不是在公元529年被皈依了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封闭了的话,也许今天还在招生呢。
柏拉图是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这与柏拉图学园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柏拉图去世之后,学园再没有产生过像柏拉图这个“级别”的哲学家,但是在保存传播柏拉图哲学方面肯定有积极的作用。由于柏拉图哲学的起源与发展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思想始终处在探索和变化之中,而且其哲学著作采取了文学对话的形式,主要有《申辩篇》、《斐多篇》、《会饮篇》、《国家篇》、《斐德罗篇》、《巴门尼德篇》、《蒂迈欧篇》、《法律篇》(未完成)等对话,这些对话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大部分对话的时间顺序不得而知,这就使后人的研究面临着许多难题。不仅如此,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柏拉图哲学应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对外的”,那是发表出来给大众看的,另一个则是“对内的”,只有成为柏拉图的弟子,“登堂入室”才能得到“真传”。柏拉图留传后世的都是“对外的”部分,“对内的”部分我们是看不到了,以至于在柏拉图研究中专门有一个主题是“不成文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命运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正好相反,他流传后世的都是“对内的”部分,“对外的”部分都遗失了。这种说法虽然不能太当真,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儿根据。有鉴于此,历来的柏拉图研究倾向于对他的对话逐篇解读,一般不提倡把柏拉图哲学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笼统一般地进行描述。然而我们的时间和篇幅有限,只能笼统地描述了,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柏拉图的‘洞穴’”。“洞穴”是柏拉图说明其哲学思想的一个比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比喻不仅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也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思路。在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之前,先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洞穴”比喻说了些什么。
“洞穴”比喻出现在《国家篇》(汉译为《理想国》)第七卷中,内容是这样的: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洞壁。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做是真实的存在。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做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这时他开始怜悯起自己的那些仍然生活在洞穴之中的同伴,于是他决定回去拯救他们。然而,他已经不能适应洞穴中的世界了,在他的同伴看来,是他自己把眼睛弄坏了。如果他执意要释放他们,把他们带向光明,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来区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前者被称之为“可感世界”,后者被称之为“理念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现象和本质。哲学家眼中的世界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会怀疑周围的事物的真实性,哲学家却告诉我们,眼前的世界不过是假相,假相背后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哲学家是第一个自觉地走出洞穴的人,而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人类从黑暗中引向光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既奠定了西方哲学此后两千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性与感性等等。
当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把哲学家塑造为殉道者的时候,在他的心中一定想起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像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面临的问题是希腊文明的衰落,开出来的“药方”则是知识。
我们先来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方案。